资金困境亟待解决
保障房质量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凸显了资金的困境。上述开发商表示,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空前繁重,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完成开工任务“大干快上”,从而忽视了建设质量。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地方财政受到影响,成为制约保障房建设资金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128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为6659亿元,同比下滑5%。而在热点城市北京和上海,上述降幅分别达到56%和37%。
此外,由于商业银行对信贷的严格管理,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逐步上调,面向保障房建设的贷款额度势必收紧,很多地方的保障房贷款也不再享受利率优惠政策。
按照住建部的测算,今年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工任务,共需资金超过1.3万亿元,其中5000亿元将由各级政府筹措。除去中央补贴,地方政府需要投入近4000亿元,这一额度远高于去年的指标。
资金问题不仅影响到保障房质量,也成为影响开工率的重要因素。为此,住建部将保障房全面开工时间大限从今年10月底延迟到11月底。
李克强对此强调,中央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地方的资金支持力度,各地也要集中财力用于保障房建设,抓紧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机制,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6月11日,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上传递的消息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这一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总体看,各地区加大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建设进度总体正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
从各地公布的保障房建设进度看,截至5月底,多数地方开工了30%~40%。其中,重庆的开工率达到42%,河北则开工了六成多。但据住建部透露,目前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
姜伟新强调,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部开工。其中,主体结构完工的要占到1/3以上。上年结转的项目也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建成400万套以上。
据悉,为了支持地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机制,拟支持地方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今年,公共租赁房建设规模大幅增加,并被确立为保障房的主要形式。据了解,《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目前正在修改完善。
此外,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总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各地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姜伟新提出,各地要统筹安排好后几年的年度任务、资金规模和工地计划,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