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书店突起改变了什么

    现在,网络书店的销量已经占整个图书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在个别品种和地区甚至达到60%—70%,网络书店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图书产业的市场格局,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购书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0年1月,国内出版发行行业的三家全国性协会联合发布《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其内有“新书销售折扣不得低于折”的条款,被舆论认为是传统图书发行业对网络书店展开的一次“围剿”。

    然而“禁折令”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网络书店的折扣依然是越来越低。

    2010年底,新进军图书业务的京东网上商城与业界老大当当网发生了价格战,双方打折促销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不久卓越网也卷入,价格战面临三国混战的局面。

    2011年5月,京东商城的低价促销政策又与出版社引发矛盾,24家少儿出版社声明联合抵制京东的低价促销活动,并期待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称如果和谈不成将诉诸法律。

    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书店与传统实体书店、同行及上游出版社都发生矛盾,逐渐成为影响图书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事实上自年当当网开通以来,网络书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在图书销售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影响了国内图书销售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购书方式和生活休闲方式。

    网络书店迅速崛起

    一本书印刷出来之后经过哪些渠道到达读者的手中的呢?据业内人士介绍,传统的图书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主渠道和二渠道,主渠道就是指新华书店系统,二渠道是指民营书店。刚开始时新华书店是绝对的主流,销量占大部分,后来民营书店快速发展,销量一度超过新华书店。

    但从整体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产业是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约各占一半的格局。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这个二分天下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了。

    2000年之后,网络书店大举进入图书销售,图书产业的格局逐渐由二分天下变成三分天下。以中华书局为例,当当、卓越、九久和贝塔斯曼四家网络书店2007年的销售额占到中华书局总销售额的12.5%,而2006年是6%。12.5%意味着,网络书店已经成为中华书局单体客户中最大的,因为200多家实体渠道在瓜分其余的87.5%。而北京某图书出版公司的老板介绍,自己公司的图书现在有的数量通过网络书店销售出去,而几年前这个比例是30%左右。

    虽然各家出版社和各个品种的图书的具体数量不一样,但从整体来说,网络书店所占的市场份额是越来越大的。单是2009年当当网就占中国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10%。“畅销书类的网络销售已经占到整体图书零售额的60%左右。”

    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上有近两三万家各类网络书店,当当网在国内号称“网上图书销售老大”,其普通快递送货上门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购书满29元免运费,送达时间一般都在3天以内。其他网上书店,如卓越亚马逊、淘宝网站等图书销售业务也很火爆。早在2009年,就有业内人士预测—5年内,网络售书将占到图书市场的—30%。现在,网络书店的销量已经占整个图书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在个别品种和地区甚至达到60%—70%,网络书店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图书产业的市场格局。

    实体书店难挡冲击纷纷关门

    网络书店进军市场的同时,新华书店也在进行改革,变革后的新华书店实力得到增强,在网络书店的强势冲击下,即使没有扩大份额,也没有丢掉多少,而民营书店则损失惨重,在图书产业新一轮的变革中纷纷败退。

    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是世界性的。2009年,美国的独立书店从3千多家减少到1千多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相继有连锁书店关门停业,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

    近年来,在公众的印象中,书店经常与“倒闭”“关闭”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年初,曾经红极一时的北京第三极书局倒闭关门、黯然收场,6月份,“学而优”广州暨南大学西门店关闭,7月份,三联书店广州购书中心分店关停,8月份,在广州核心商圈盘踞十年之久的“龙之媒”书店也结束营业。联系之前上海“思考乐”书局、席殊书屋以及季风书园的遭遇,我们无奈地发现,中国的民营书店正面临生死关头。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调查,在过去的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民营书店的萎缩一定是受网络书店的冲击吗?对此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却认为实体书店的困境不是网络书店造成的,“我们只有20%的份额是从实体书店中抢过来的,80%是自己把蛋糕做大的。实体书店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图书网站的竞争,而是房地产价格暴涨导致书店的面积不断萎缩”。新华书店由于有教材垄断的利润,加上拥有居于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块,以及从银行贷款的便利,可以在黄金地段兴建书城,维持店面租金的低成本。否则,新华书店也难以生存下去。

    街上没了书店,我们上哪去买书?

    我们身边的书店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网络书店蓬勃兴起,民营书店迅速萎缩,中小型民营书店越来越少。即使是大型书城和连锁书店,在网络书店和新华书店的强势挤压下,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面临关停的困境。

    遍布大街小巷的中小书店越来越少,我们上哪去买书呢?据一项关于京城居民购书行为的调查显示,家与书店的距离太远是许多购书者深感不便的重要原因。网络书店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买书的方式,网上购书由于其方便快捷、折扣更低、品种丰富的优点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购买,比大老远地去书店买书要方便太多。即使是喜欢逛书店的人,也是把书店当做查询、体验的场所,往往在书店里记下要买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回去在网络书店下单完成购买。

    然而网络书店并不能完全替代实体书店的功能,很多人还是喜欢逛书店的感觉,在书香的世界里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跟朋友进行交流,这是网络书店所不能给予的。“实体书店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必要,这是社会文化的需要,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城市的名片,是文化人的理想和追求,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大批实体书店的死亡不但改变人们的购书方式,也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实体书店,你往何处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识。现在网络书店销售图书的比重越来越大,实体书店却面临房租等经营成本上升以及网络书店竞争的双重冲击,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曾经带给人们美好印象的书店都已经关门倒闭了,城市里的书店越来越少,书店在未来的城市化建设中变得面目模糊,会展中心、美术馆、博物馆、公园……在这波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中,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地标已经没有了书店的立锥之地。这种情况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书店绝不仅仅是关系到人们的购书方式和生活方式,书店意味着阅读,意味着文化,意味着学习,书店的减少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文化气氛和文化战略。

    不少书业人士呼吁,实体书店要存活,政府也要有所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周正兵说:西方几乎所有国家对书店行业实现差别税率甚至是零税率政策,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实行零税率政策,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税率不超过7%,而美国的税率一般在2%至4%之间。

    通过低税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书店经营者的私人成本,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提供更优的文化服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适当的财政补贴也被视为有益的补充,如加拿大政府对书店购置的电脑设备补贴总费用的一半,香港特区政府则对书店的租金予以一定程度补贴以减轻其租金压力。通过这些措施,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书店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且较高的水平,这对于维持和优化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我国书店建设和发展还缺乏这方面的政策。就税收政策而言,我国的税率为13%,虽然比一般商品销售税率低了4个百分点,但是和西方国家相比税负过高,这显然有悖于书店行业具有强外部性的事实,并且不利于优化行业的资源配置以及文化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除了政府的支持,实体书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走特色和专业的道路,创新经营模式,“把环境本身做成产品,把服务本身做成产品,要在书店的价值组合上,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