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保险:误导客户买保险无证据 不存在违规
投诉人所办保险凭证
投诉人所办保险凭证
投诉人所办保险凭证
投诉人所办保险凭证
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江西频道7月29日南昌消息(记者 付清俊 消息)“我明明是去中国建设银行南昌市沿江路分理处存款的,可是几经柜前及柜面工作人员的操作,我的5000元存款却变成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份保单,而且每年都要缴5000元保费,存期五年。在我多次要求退保的请求下,保险公司竟然要扣除我1800余元的费用,这让我感到既愤慨又无奈。”7月26日,南昌市民蔡萍女士无奈地向本网诉说了自己的“被骗”经历。
市民:存款变成保单 消费者莫名成保险公司客户
据蔡女士介绍,三年前,出于对晚年生活及身体健康情况的考虑,她和爱人每个月都从工资和奖金中提取二千五百元,存入银行账户。一年下来共计三万元,再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存入银行。2010年6月25日,像往常一样,蔡女士来到中国建设银行南浦路分理处,再次准备将两个月5千元的积蓄存入存折内,但是银行柜台外的一名工作人员却告诉她有种新的存款方式,可以让她五年之后收获双倍金额的返还。
“这个工作人员称该存款是一种新的方式,有分红,像我这样每年存五千,五年下来存款也就是两万五千元,可是买了这种新的存款,就可以在五年后得到五万块钱,这让我特别心动”。蔡女士向记者表示,这么大的利息收益,而且又是存款的新模式,这让她毫不犹豫的在银行内这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一系列的文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她还向记者介绍,由于自己又老花眼,那些要签字的文件字又小,根本就看不清楚,但出于对银行的信任,也就没有看这些文书的具体内容,同时工作人员也没有向其介绍内容涵盖哪些具体内容。
“当我拿着这些文件回家后,我爱人一眼就看出这不是什么新的存款协议,而是一份购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保险的合同,而且险种还是意外伤害险,意思也就是我只有出了交通意外或者其他情况,意外受到伤害或者死亡,才能得到赔偿,像我这种疾病缠身的人,又不经常出门的人,不买医疗险,竟然去买了意外伤害险,这明显就是我被欺骗了!”蔡女士对银行此举表示极其愤慨。
投诉:多次要求退保 退保需扣除两千元
在知道自己是被银行工作人员误导购买了保险后,蔡女士多次向保险公司江西分公司相关人员反映此事,提出退保的要求,均遭到了拒绝。
“在我购买了保险后一周后,有个自称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人给我进行了回访,我明确表示了不清楚这份合同是怎么回事,对方竟然没听我讲完就挂掉了消息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打过消息话给我,于是我从2010年8月开始多次找卖保险给我的人和保险公司江西总部,都得不到处理。”蔡女士告诉记者,为了退保,她和爱人跑了不下十次银行和保险公司,可得到的都是拒绝,只是在2010年8月份跑银行的时候,该保险人员给了她一份保险宣传单,她才知道购买的是太平保险公司一种名为“红福保”的险种。
然而,多次奔走于中国建设银行沿江路分理处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如要求退保,则按照当时签署的保险合同书上的规定,扣除1800余元的相关费用,再将剩余的钱返还给我。蔡女士表示不能理解。“明明是去存款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保险,这些钱可是我为了治病存的钱,太平洋保险公司怎么能骗我买了保险后又再扣我的钱呢,这明显不讲理嘛!”蔡女士愤怒的向记者如是说。
保险公司:保单系消费者真实签名 是否违规需调查
7月26日,记者陪同蔡女士夫妇来到当初办理保单的中国建设银行南昌市沿江路分理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与分理处无关,银行只是与保险公司有着分销的代理关系,至于是否存在保险公司驻点工作人员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应由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解答。
随后,闻消息赶来的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位罗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到,首先蔡萍女士购买的确实是该公司推出的“红福保”系列产品,而该产品的设计年限是每年存5千元,连续存5年,之后存款继续存五年,便能得到相应的收益。但他表示,当时并不是他向蔡女士推荐的。其次,在保单上的签名经双方认可,确系蔡萍女士的亲笔签名,不存在冒签的情况,而蔡萍女士反映存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向其虚假陈述,骗其购买保险产品的行为,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欺骗的行为存在,这还需要调查。而针对蔡萍女士反映购买后,太平洋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回访时擅自挂断消息话的行为,他将会向相关负责人提请调当时的回访消息话录音,再给记者回复。
7月27日下午,小罗致消息记者表示,通过调听消息话录音后,发现消息话回访不存在违规行为,而且也消息话告知了蔡女士购买的是保险一事,如果蔡女士确需退保,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此,蔡女士也表示不排除向江西省保监局信访处进行投诉,维护她的合法权利。
此事进展如何,本网记者将继续关注。
(编辑:ok.童)
来源:中国珠江网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