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品监管难 休闲食品成“重灾区”

    大商超市宝龙店:销售过期鲜笋记者遭“盯梢”


    有销售过期食品现象的不止丹尼斯一家,在郑州郑东新区的大商超市宝龙店,记者在销售休闲食品的区域同样发现了过期的“泡椒鲜笋”。这是重庆市永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其保质期7个月而生产日期为2010年10月20日。记者随即购买了日期为2010年10月20日的两袋鲜笋,记者购买的日期是2011年6月9日,该产品已过期21天。据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些过期食品也是和不过期的食品混着卖,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察觉。

    发现过期食品时,已是中午十一点半。记者当即拨打“12315”热线投诉。但遗憾的是,“12315”一直显示占线。记者无奈之下辗转拨通了郑州市工商局新城工商分局的电话,但当值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工作人员全下去执法检查了”,记者反复强调过期食品目前正在销售中,有可能被消费者买走,希望能尽快得到处理,但对方坚持“只能下午三点”后才能受理投诉举报。

    记者随即兵分两路,一路赶赴郑州市工商局郑东新区分局投诉,另一路则留守现场。

    巧合的是,记者中午吃饭时遇到了郑州市工商局郑东新区分局“全下去执法”的工作人员。在距离工商分局两三公里远的一家餐馆,记者遇到了该单位的近20名工作人员在此就餐。餐馆的值班经理告诉记者,这里是工商分局的“定点就餐”单位。“一般两桌,每桌10人左右,两桌餐费大约1000元,合每人大约元。”

    下午三点,记者按时去工商分局投诉,在局长办公室,安华强局长有些惊讶地说,怎么又是大商?他向记者表示,类似的事情已经好几回了,大商“经常被举报”。之后,他安排了两名执法人员陪同记者前去现场检查。

    有趣的是,留守现场的记者遭到超市工作人员的“盯梢”。在休闲食品卖区,可能是记者逗留时间太长的原因,引起了超市方面的注意。后来,就有一位身穿深蓝色超市制服的女性工作人员紧紧跟在记者后面。凡是记者看过的产品,她都要重新看一遍,记者请她不要跟着,但她表示要“给记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并“希望能指点指点我们的产品有没有质量问题”。当记者问,是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有这样的待遇时,她却笑而不语。

    当记者再次回到零食货架那里时,商场的另一位年龄大概30岁左右,身穿白色上衣,手拿对讲机的工作人员来到记者面前,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记者问道:

    “我感觉你很异常,你是干什么的,你都逛了半天了,想买的东西你买到了吗?”

    他向记者表示,“我觉得你是搞调查的你要是发现过期的,或者不合格的(产品),你就告诉我,我请你吃饭。”

    这位工作人员说。

    之后赶到的工商局执法人员进行了现场的检查与封存。共检出7袋过期的“泡椒鲜笋”。

    不过,当工商人员进入超市仓库检查时,超市的值班经理竟然找不到“泡椒鲜笋”的摆放位置。后来,执法人员表示查一下进出货记录,超市方面忙活了近半个小时才打印了一份清单出来,并表示“没库存了,就货架上这些了”。

    一位执法人员向记者感叹“这家超市的管理有问题”。他也同时表示,“过期食品肯定也不可能有多少库存。”

    在记者离开后,这家超市的店长后来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诚挚的道歉”,“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郑州市工商局郑东新区分局的执法人员也曾表示,会通报给记者对超市的最后处理结果,但截至记者发稿,记者尚未收到相关信息。

    休闲食品几成过期食品“重灾区”

    在高翔看来,过期食品在各大商场超市是普遍存在的,“相对数量不大但绝对是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发现的两例过期食品,都属“休闲食品”。而高翔结合自己近年来的调查情况也表示,休闲食品是过期食品的“重灾区”,“休闲食品过期的情况相当严重。”因为单件休闲食品本身价格不高,“无论返厂还是销毁,都还不够麻烦的,同时对经销商来说,总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不过,记者走访郑州多家超市发现,要想找到“过期食品”并非易事——丹尼斯和大商发现的两例过期休闲食品,就足足花费了记者两个上午的时间。

    高翔也认为偌大的超市,要找到为数不多的过期食品的确费神。但他向记者透露,过期食品之所以难以寻觅,更重要的原因是“被做了手脚”。他表示,实际上大部分食品特别是休闲食品即便过期了,消费者也很难察觉——因为经销商往往都“及时”修改生产日期。“被发现过期,主要是超市和经销商的疏漏。”

    近年来,食品被修改生产日期的新闻不断,记者在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得到300多万个结果。

    那在现场,过期食品是如何被修改生产日期的呢?

    记者辗转了解到,在郑州南环就有一些大型食品仓库,好多食品集中修改生产日期之地。据知情人透露,修改生产日期主要是使用“香蕉水”抹去原来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而香蕉水的气味十分特别,“只要是现场涂改,闻气味就能找到地方。”但遗憾的是,记者前去调查时此地已开始拆迁,线索就此中断。

    不过,中国经营报报道了另一种修改生产日期的方式——“生产日期重新印”,即把食品的原外包装拆除,然后用小型打印机重新打在新包装上。知情人表示,这种办法对某些食品适合用,但还有很多只能是在原包装上“涂改”,或是在原包装上涂改更便易。

    事实上,因为修改生产日期很难被发现,也的确鲜有消费者因此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胜诉的案例。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