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6年雄居世界第一位,骄人数字的背后,凝聚着上海检验检疫人的智慧、忠诚和汗水。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抓机遇、站排头、作贡献”的要求,我局用饱含真心、倾注真情的实际行动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外贸企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生动体现了“人民质检为人民、人民质检人民爱的质检内涵”。
把“窗口”擦得更亮
窗口前沿,工作一线,是联系客户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纽带,是党员树立检验检疫形象、展现创先争优成效的重要平台。怎样才能拓展和深化“窗口”品牌,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经过深入调研思考,我局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勇于求索,大胆实践,通过194个服务窗口,推出了234个服务项目,实施了281项优化服务措施,成效显著,“把‘窗口’擦得更亮、让企业得实惠、让群众更满意”逐渐成为上海局每个“窗口”党员干部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追求。
浦东局提出“以质取胜创品牌、窗口服务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叫响了“我是窗口、窗口是我”的口号,覆盖了报检、查验、码头、仓库、特殊监管区等所有服务对象和工作场所。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外高桥局等单位的党组织在7×24小时全天候一站式报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提前上班、午间工作服务岗、延时下班制,帮企业“争分夺秒”,为全力帮扶出口企业用足用好普惠制和区域优惠政策。闵行局党组织在开辟产地证窗口中发挥党员作用,组织认真研究各项原产地规则,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扶持力度,今年1-10月,共签发上述各类自贸区原产地证书32000余份,涉及货物金额总值达23亿多美元,为当地企业减免关税1.1亿多美元。
把难题解到实处
“为民服务”不但是一句口号,它重在行动,贵在坚持。我局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践行创先争优的“生命线”,主动到企业去,以实际行动帮助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当好政策的宣传员、企业的服务员、质量的把关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座落于金山化工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之一。化工区办事处为更好服务辖区内的大企业,探索建立大宗散装化工品检验检疫的全新模式,形成了船舶检疫、品质检验和重量鉴定一体化作业的“赛科”工作模式,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取样检测等多项工作。今年9月,该公司公用工程低温罐区一烯烃管线发生事故,化工区办事处党组织第一时间致电关心询问,并上门走访深入了解进出口外贸受损情况,及时跟踪和了解该企业的需求,送上贴心的关怀。
海峡两岸唇齿相依,血脉相连,随着落户南汇的台资企业逐渐增多,南汇局党组织创新推出了“分层归档”、“快速自验收通关”、“产地检验与集中监管”等针对性强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极大的满足了台资企业业务发展的新需求。
推动转型升级
崇明绿华柑橘示范基地生产的优质柑橘,前几年曾远销加拿大,为当地果农带来实惠。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夹击下,初级农产品出口已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崇明局党组织发动党员,在监管服务上积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完善柑橘合作社果园管理体系,从柑橘花期开始,定期收集柑橘病虫情报,规范果园施肥施药操作,在采摘期前进行柑橘农残全项目监控,确保柑橘质量安全。同时,还派出业务人员和加工生产冻干水果的企业一起探讨研究,创新性地把冻干技术运用到柑橘加工上,在全国首创“冻干柑橘”, 打破了国外禁止柑橘使用化学脱皮剂出口的技术壁垒,使崇明柑橘产业逐步走上高附加值、深加工之路,实现产业链升级。
深化联动共建机制
“上海大虹桥服装服饰出口创新基地”是去年正式挂牌成立的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浦江局与上海大虹桥服装服饰出口基地和新浦江轻工产品出口创新基地签订合作备忘录,相继与基地中的36家企业建立起全新的检企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检验检疫部门及行业龙头企业的联动合作,全力提升上海服装服饰进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大虹桥基地内已有2家具备独立检验检测能力的实验室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资格证书”。
崇检尽责、服务至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局将继续用满腔热情书续写“执检为民”的新篇章,为上海区域经济在“十二五”中扬帆奋进,破浪前行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