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首个“世界肝炎日”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认识肝炎,科学防治”。
乙肝病毒携带者究竟需不需吃药?能完全看肝功指标判断肝炎吗?接种过疫苗会不会再感染病毒?省医院肝病专家将为您揭示认识误区。
误区一肝功没问题就不需治疗
病例1:查出“小三阳”不管拖成肝癌
7月22日,在省医院外七病区,华西都市报记者见到了28岁的肝癌晚期病人佟靖(化名)。病床上的他悔恨不已:如不是当初轻信乡村医生的话,对“小三阳”不管不问,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拖成癌症。
“是乡村医生害了我!”佟靖说,10多年前他在乐山老家就查出有乙肝“小三阳”,但肝功没有问题。当地医生说不用治疗。自己也没当回事,不吃药不复查。
2008年,佟靖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一检查才得知已是肝硬化。今年1月,他的病情再次加重,转到省医院后,发现肝脏已出现多发性的癌症包块。
专家说法:肝功正常,说不定70%肝细胞已病化
省医院外七病区(肝胆胰外科、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黄孝伦说,在肝硬化
病人中,5%-10%的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正常。长期以来,很多乙肝患者甚至医护人员对肝功能检测存在误读,认为肝功正常就表示乙肝病毒尚未对身体产生影响,无需治疗。
“这是错误的!”黄主任说,肝脏具有代偿能力,只要30%的肝细胞正常,就能维持肝脏的正常工作,肝功检查不会反映出异常。但很有可能70%的肝细胞已经纤维化,即肝硬化。这时候再到医院就诊,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判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该服用药物?黄孝伦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定期到医院做HBV-DNA浓度监测,如果乙肝病毒在DNA中的含量超过了10的三次方,则表示具有传染性,要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他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半年做一次肝脏彩超检查、AFP(预测肝癌标志物)检查。
误区二注射过疫苗不会感染病毒
病例2:打近10针乙肝疫苗抗体未“生根”
成都市民华女士在上世纪90年代接种了乙肝疫苗。但后来体检显示,她体内并未产生乙肝病毒抗体。
单位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如发现检测结果显示没有乙肝抗体,华女士就会到医院进行补种。算起来,乙肝疫苗已打了近10针,但抗体仍未在她体内“生根”。华女士有些想不通。
“不排除有人注射疫苗后不产生抗体。”黄主任说,他曾遇到有病人小时候接种过乙肝疫苗,但后来还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并发展为肝硬化。这就是疫苗接种失败造成的悲剧。
专家建议:未产生抗体可换
种接种方式
为何有人接种疫苗后,体内不产生抗体?黄主任说,这可能与接种的方法和疫苗的质量有关。如果是疫苗质量的关系,接种人可向医生提出换一种疫苗。我国常规接种疫苗的方法是分3次接种,一次注射1针。由于个体差异,这样的浓度对某些人来说并不够。
“注射疫苗后4周,应进行抗体浓度的检测,如发现体内未产生抗体,可以换一种接种方式,一次性注射双倍剂量,保证抗体的产生。”他说。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晓娜实习生朱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