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阿姨发言引毕业生泪奔 “教育末梢”隐藏别样精彩
今年的毕业季里,一位普通的宿舍管理员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吴光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一名普通宿舍管理员,在南信大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她作为教职工代表上台发言,不到800字的讲话,总共被学生的掌声打断了11次;演讲结束后,29栋宿舍数理学院的学生齐刷刷地全体起立,高呼“吴阿姨,我们爱你!我们永远记得你!”并拉出了一条上书“吴阿姨,我们爱您” 的横幅,几个简单的字使全场的温情指数升到最高。
南信大将吴阿姨请上发言台,无疑是今年毕业礼上异常出彩的一笔,这一笔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众人在经常被忽视的“教育末梢”里发现了别样的感动和精彩。
网友玉胜说,行动是最好的老师。教书育人,不仅体现在老师们课堂上的言辞说教,更应体现在课堂外点点滴滴的为人师表。从这方面说,吴阿姨是课堂外的老师,这个老师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在课堂上讲课的老师;网友lucifer认为,吴阿姨的讲话其实是在教育我们懂得感谢生命中每一个人,尊重与欣赏身边的普通人,这是一堂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示范课。
像吴阿姨一样的普通人,还有来自香港的袁苏妹。两年前,香港大学把名誉院士的荣衔颁给宿舍大学堂的老校工——“三嫂”袁苏妹。这位一生只会写五个字的“荣誉院士”,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除起居饮食,也关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被誉为“宿舍的灵魂人物”。学校颁奖词说,“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了大学住宿生的生命。”
隐藏在教育“末梢”的普通人们,也是教育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教育才更加完备和充实。而这些普通人所赢得的掌声和尊重,似乎可以给当下一些认为大学生已丧失感恩之心的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毕业生将疯狂进行到底 出格方式引发反思
毕业季里总是不乏疯狂行为。当“搞怪毕业照”、“露骨床单秀”都显过时,今年的“毕业大戏”似乎来得要更猛烈一些。
短裙、高跟鞋、大浓妆……。如今,这般造型的毕业照早不能被称为“另类”,今年的毕业照可谓“无奇不有”:身着学位服扮“伪娘”、集体举出“求包养”、“求解脱”等标牌、穿旗袍或者唐装玩穿越,还有赤膊上阵甚至集体裸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让网络围观不断升温。
心理学教授徐光兴认为,毕业的疯狂源于学业压力的释放、对大学教育的思索,以及个人情感的宣泄,他说:“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积累了一定的压力和不满需要释放,一些学生会选择冲动和极端的方法来释放压力,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会产生‘酒醉感’,有时候是无法自控的。”
事实上,一直以前公众对于毕业生纪念毕业的“出格”行为大多持包容态度,然而今年发生的一次极端事件,则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现象。6月29日,浙江大学一男生为用疯狂方式纪念毕业,决定跳西湖拍照,在杭州西湖北里湖孤山“空谷传音”景点附近沉入水中,不幸溺亡。此前,小辛曾在网上发消息表示不要失败毕业季,学士服照没意思,要拍爬树跳湖毕业照。
这位毕业生的不幸遭遇,引发了各界关于“个性”的讨论。网友木须虫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年轻人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错,但应当注意限度,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而社会在对年轻人的教育过程中,要安装可靠的“刹车阀”,做到既不妨碍“疯狂”,又不徒留遗憾。
有媒体评论称,毕业是一种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年轻人崇尚激情澎湃的生活方式固然没有错,但是否值得将毕业演绎成媚俗和低俗的狂欢,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站在从校园跨向社会的关键节点,所有毕业生不妨重温一下胡适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给毕业生开出的“三种防身的药方” : “总得试试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而徐光兴教授则建议,高校应该在毕业季正确开展啤酒节、歌舞节或毕业旅游等狂欢活动,给学生们以才华展现情感释放的平台,毕竟毕业的心情“不是光抛个学士帽就能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