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郭先生在街头给孩子买果汁时,发现了令人惊诧的一幕:工作人员正将果味粉倒进水桶里,并用大勺子搅拌。“我喝的自制果汁就是这样弄的吗?”郭先生惊疑地问道。
炎炎夏日,自制冷饮成了祛暑饮品。但自制饮品到底怎样调制?是天然饮品还是“添”然饮品?记者为你揭秘这一切。
奶茶无“奶”无“茶”
在市区光明路步行街,自制饮料店很多,奶茶、奶昔、冰茶、酸梅汤、果汁等等各种饮品应有尽有,“快客”、“避风塘”等饮品店居然有7家之多。饮品店的主打产品是奶茶,并有其他各种饮品和小吃。约6平方米的小店里挤了7个服务员,7个服务员构成了一条繁忙的流水线,加奶、加果味、加珍珠、加冰、取货、收款等。尤其是酷暑季节,加冰的饮品更是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店,点了一个中杯草莓味热奶茶,饮品店老板拿出一个透明的塑料杯,面前摆有30余个盛放花花绿绿粉状物的盒子,从其中一个装有粉色粉末的盒子中舀出一勺放进杯子里,并放入两勺白色粉末和一勺黑色珍珠,最后从一个小塑料瓶里挤出少量黄色粘稠物,放入的原料高度已占杯子(容量约350mL)的三分之一。老板随后拿起暖壶,将水倒至塑料杯中,并在封口机上封上口。随后她将未搅拌的奶茶在手里晃了很多遍,晃匀后,连并一根吸管递给记者。
奶呢?茶呢?没想到买到的奶茶既没“奶”也没“茶”。老板解释说,里面放的是奶茶粉和奶粉。后来有有顾客过来,老板调制的冰果汁更让人惊诧。先往塑料杯中加了些冰,又放了些绿色粘稠物,往里倒了些水,封口、晃杯———冰果汁搞定!记者走访了光明路步行街、商场超市里的饮品店,各种饮品的出炉如出一辙,用那些瓶瓶罐罐里彩色的粉末或粘稠物加水勾兑即可。
饮品制作简单,顾客也络绎不绝。记者观察,奶茶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我最爱吃奶茶里的珍珠。”市民小郑特意嘱咐老板往奶茶里多加珍珠。
果饮多为添加剂制成
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咨询了某奶茶店老板刘女士,刘女士介绍,加盟奶茶店需要交纳加盟费,并购买原料、机器等,她会将技术及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记者说从未从事过该行业时,她透露,“特别简单,一学就会。”“果汁最简单。”她又举了个冰果汁的例子,只要加冰、果酱、水就行了。
既然技术简单,那原料从哪儿来?刘女士介绍,可以购买公司的产品,相对来说贵些,但质量、口味都不错。不过她透露,也可以在当地购买原料,成本低一些。至于水,刘女士低声表示,“大桶水就行,实在不行,用暖壶装些自来水也能糊弄。”
记者来到位于世昌大道附近的添加剂专卖店,制作奶茶、果汁、冰粥的原料应有尽有。记者说要购买奶茶粉和奶粉时,店内工作人员诧异道,“奶粉?不是奶精吗?”她介绍,奶茶的原料是奶茶粉、奶精、珍珠。记者看到袋装的用作奶茶粉的果味粉,苹果、桔子、水蜜桃、哈密瓜、巧克力等口味都有。记者查看了苹果味粉成分,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食用香精、食品添加剂(甜蜜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果绿、焦糖色素),唯独没有“苹果”俩字。
刘女士口中的奶粉就是奶精,成分有食用氢化植物油、稳定剂、抗结剂、乳化剂、酪蛋白、食用香精等。制作珍珠奶茶时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是珍珠,即木薯粉圆。记者看到的木薯粉圆的配料表中显示的主要成份是木薯粉,此外还含有一种添加剂:焦糖色素。
记者购买了一袋玫瑰味果味粉,2斤装的13元。据店家介绍,一次用一勺,可以调制很多杯。打开果味粉封口,一股刺鼻的香气扑来,记者被呛得连打了两个喷嚏。将淡红色粉末倒进杯子里,拿水一冲变成了红色,香味仍然不减。记者尝了一口,有一股非正常的甜味。
多数饮品店未“晒”添加剂
没想到一杯玫瑰味奶茶里竟有10多种添加剂。记者在网上搜索这些名称发现,奶精、麦芽糊精、食用色素、食用香精、抗结剂、焦糖色素……这一长串食品添加剂竟与健康背道而驰。氢化植物油引发老年痴呆症、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食用香精则对儿童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危害。记者按照果汁粉上标注的QS码查询,发现该号码不存在。
刘女士介绍,卖自制饮品可获取暴利。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奶茶原料为奶茶粉、奶精和珍珠。2斤装的奶茶粉、奶精和珍珠批发价约分别为13元、15元、8元。按照店主估计,2斤装的原料至少制作50杯,加上杯子、吸管、水的成本,一杯奶茶的成本不到1元,而市面上奶茶的价钱为4元到5元。果汁、冰茶类更是低成本,再加上商家采购质量更劣质的原料,成本将更低,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
刘女士透露,饮品平均每天卖400杯,碰到周末、节假日会更多。面对这么诱人的利润驱动,可以理解为什么卖家趋之若鹜。
国家药监局4月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备案并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威海市药监局餐饮安全监管科科长张佰贵介绍,按照规定,饮品店也应该公示食品添加剂。但记者观察,市区大部分饮品店都未张贴出食品添加剂名单。张科长介绍,将逐步规范包括饮品店在内的餐饮市场。
记者手记
不是亲眼看到,还以为自己幸运的没有沾染任何危险。没想到小小的一杯奶茶有十几种添加剂,当天然变成“添”然时,我不禁感慨这些商家的良知何在?
添加剂成分复杂但成本低廉,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很多人抛弃了道德和良心。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考验着谁的道德底线?除了商家,是不是监管部门也被利益蒙住了眼睛?
食品安全考验的是良心,但社会上的一些人有的目光短浅,更有的则是道德沦丧。添加剂未公示不是重点,公示良心才是亮点。息事不见得宁人,道德自律是食品安全的最后挡箭牌。
相关链接
氢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俗称奶精、乳马林或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氢催化的产物。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比饱和脂肪酸更大。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上升25%。还有实验发现,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引发老年痴呆症。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它时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食用香精:市场研究表明其调香创作主要是模仿天然瓜果、食品的香和味,注重于香气和味觉的仿真性,长期过量食用可致癌。
食用色素:如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长期食用会对儿童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危害。
文/记者 王帅 片/记者 王帅 侯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