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移栽现场,紧邻新螺蛳湾项目。
本报记者姚海鹰彭岩锋发自昆明
戴志云现在既愤怒又无奈。
“面对全国最大野蛮毁林移栽苗圃事件,我一直要求员工克制,但没人管我们。”6月6日,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戴志云声音嘶哑,显得万般无奈。
戴是在云南打拼近20年的浙商—云南富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下称“富澳地产”),旗下子公司昆明官渡区绿化公司经营的苗圃基地,位于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是戴自上世纪90年代到昆明创业之初即开始苦心经营的产业。
但是,开发方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豪置业”)在未与戴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该苗圃基地即遭到强制移栽毁坏,所种约40万株珍贵苗木,正以最快最野蛮的方式消失殆尽。
“每天都有上千名的拿着锄头的农民工和数十辆大型机械,毫不讲方法地粗暴地移栽苗木。这样,苗木怎么可能存活?”富澳地产副总王勋向记者感叹。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事件背后的真正推手正是同为浙商的中豪置业。这片苗圃基地在“拆除清理”完成后,将成为昆明市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第三期商业项目开发用地,而中豪置业正是该项目的开发商。
6月6日,端午节,200多亩40万株珍贵苗木被悉数强制清理完毕。
6月7日,中豪置业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轻描淡写道:“我们是帮苗圃基地腾换地方,补偿手续以后可以慢慢商谈。”
对此说法,富澳地产金融部总经理刘秦川无法接受:“对方仅评估了2亿损失,而我们这边的正常评估是6亿,根本没有谈的基础。”
野蛮移栽,苗木“流血”
6月3日,记者来到昆明市官渡区,探访正遭受野蛮移栽的苗圃基地。
基地上一片繁忙狼藉景象,挖土机不断发出轰隆的嘈杂声响,一排排大树被放倒,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树木创口发出的青木味道。放眼望去,拿着锄头正在移栽苗木的民工密密麻麻遍布四处,粗略估计数量已逾千人;三十余辆推土机、吊机等大型器械在同时作业,将一株株已经掘起的苗木径直扔到货车上。同时,空载而来,满载苗木和渣土而去的货车在基地门口不停进出。
“这不是移栽,是在粗暴毁坏。”一位闻讯赶来的昆明市园林局人士向记者评价。
记者看到,为了方便装运,几十个人手持电动剧木刀,正“大刀阔斧”地砍剪尚幼的松树苗。随着剧木刀“呲呲”声响起,松树苗的旁支和针叶便纷落地上。刚才还绿色葱郁的松树也顿时只成了光秃秃的干瘪枝干,至少有几千颗松树就被这样杀戮剪掉,原本为了方便养护人员穿行的小道上已经满是残枝碎叶。
“松树本来是具有很好观赏性的树种,四季常青。可没了针叶,哪来的观赏性?”苗圃基地负责人王永凯养育这片苗木多年,面对如今的现实心疼不已。“他们这个不叫移栽,是‘脑袋搬家’。”
对于树形较大的苗木,他们采取了更为夸张的方式—用绳子紧紧将树体捆绑住,而后用吊机直接拔起。不一会儿,树木被吊机整个吊起,断裂的根系根本无泥土附着。面对记者的拍摄,挖树者没有丝毫忌惮。
“在移栽树木的时候必须要保留一定的泥土附着,以用来保持树木的水分、养分供给。一般来说,附着泥团的直径须是树木直径的8倍。”王永凯告诉记者,“也就是说直径10公分的树木,移栽的时候根部的泥团直径要保持在80公分以上。”他认为,这种“旱地拔葱”式的移栽方式毫不讲究科学依据,“树木的存活率会非常低的”。
在场的园林局专家向记者感叹:“苗木种下去有个成长周期,所谓‘百年树人、十年树木’,这个几百亩的苗圃基地被毁真可惜了。”
王永凯介绍,苗木养育是件极其繁琐的工程,养护树木丝毫都不比照顾孩子轻松。“养护时浇水、施肥、喷洒农药,完全是人工完成,是个体力活。所以,养护的成本也会非常高,占到苗木价格的80%左右。”
养护费时费力,移栽的时候更有颇多讲究。王永凯介绍:“比如澳洲苏铁和日本红枫,前者的最佳移栽时机是冬季,而不是现在;后者移栽时需从不同方向分四次进行断根处理,尔后再盖上泥土让断裂的根系逐渐恢复,每次断根之间间隔15天,总的时间算下来需要60天。这样才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
“现在,上千人同时野蛮拆除,苗木的存活肯定十分低下。我们气愤,我们心疼,更多是无奈。”富澳地产副总王勋说。
记者了解到,为赶施工进度,有5家施工队照不同标段进行了分工,还与雇佣方中豪置业签订了6月5日前完工的合同,“否则我们就要被罚50万,”一位人士透露。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进出基地的车辆上均贴有官渡区矣六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发放的出入证,有效期是从5月30日至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