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质监局: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收回不合格产品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广东省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后处理工作力度:一是责令产品不合格企业限期整改并收回不合格产品;二是对产品质量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已通知有关市质监局,依法立案查处;三是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请有关专家给企业质量负责人讲解标准要求,帮助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查找问题,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企业落实;四是依法公布本次抽查质量较好的部分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和部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引导消费。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质量跟踪监督抽查力度,规范市场,促进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专家:珠宝标识、印记不合格,易误导消费者
对于石头记珠宝饰品鉴定不合格情况,记者咨询了中国珠宝鉴定研究所专家。专家表示:国家强制性标准 GB11887-2002对印记有明确的规定:印记内容应包括厂家代号、纯度、材料以及镶钻首饰主钻石(0.10克拉以上)的质量。生产企业如果不标明自己的企业印记,那么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后就无法追溯出生产源头。同时,有些企业对产品的标识也不够重视,认为只要产品不假,标识是可有可无的事,就算是有标识,缺一、二项内容也觉得无关紧要。事实上,标识项目中“产品名称”一项就是判别真假货的依据,标签标识上的其它标识项目,也是产品的重要信息及生产或销售企业的必要信息。
律师:
消费者如购买到抽查不合格的“石头记”饰品,可依法将厂商告上法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此事,记者咨询了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主办的315热线网(www.315rx.com)法律顾问杨律师。杨律师表示,消费者如购买到不合格的石头记“东陵石玉坠、翡翠护身佛、合成紫晶戒指、合成紫晶玉坠”可依法将厂商告上法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视产品质量问题,“广州石头记”漠视媒体监督
针对此事,记者于2009年3月16日10时46分就以下问题书面采访了广州石头记饰品有限公司:
1.贵公司为何会出现产品抽查不合格情况?
2.目前,不合格产品一共生产多少?售出多少?市场上未售出的还有多少?
3.对于购买了不合格产品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贵公司如何保障?
4.对未售出的不合格产品,贵公司将采取什么措施?
5.贵公司如何处理此次质量危机事件,将采取什么措施来重新树立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针对记者的采访,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转给公司负责人,然而截至发稿时,本刊记者未收到广州石头记饰品有限公司的任何回复。
据了解,至2006年石头记已拥有超过1000家专卖店,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重要地点。2001年“石头记”商标被中国宝协评为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2002年、2004年分别通过ISO9001、ISO14001国际管理认证,2006年获颁广州市着名商标?熏2007年荣获广东省着名商标以及中国驰名商标。“石头记”以人为本,重视人文思想、人性化管理,用平和的心,做辉煌的事业,快乐的员工,快乐的产品,多年努力打造了一个风靡中国?熏深入人心的品牌故事。
记者真诚地希望广州石头记饰品公司能够正确对待此次质量危机,珍惜自己的品牌!把好质量关,精益求精。针对此事,本刊记者将继续追踪报道。
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选购金银珠宝时应注意看清饰品标签上的标注内容,开具票据的饰品名称必须与标签上标注的一致,不用数字或字母等代号表示;销售员口述的产品质量指标应与票据书面标注一致,并注意保留购买凭证;购买贵重珠宝玉石饰品时,应向商家索要宝石鉴定证书或钻石分级证书,以免受骗上当;对购买的饰品有疑问时,应及时送到检验机构鉴定,检测结果若没问题可放心佩戴,若有问题可找商家处理。
广州“石头记”多款饰品抽查不合格
2009-08-14 13:52 315热线网 zhouc
赞助商链接
网友评论
已有11人评论,点击查看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 1兰蔻5年3检不合格 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儿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检测出防腐剂
- 3蓝月亮回应产品致癌说 称加荧光剂符合国家标
- 4消费者痛诉:"潘婷"毁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权 郑渊洁为舒克维权
- 6拖鞋质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诉索赔
- 7雅芳在华再爆行贿门 四名中国区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头承认产品质量有问题
- 9巴布豆和H&M等14种品牌不合格婴幼儿服装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场涉价格欺诈 遭发改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