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面板生产线建设加速
在种种作用力下,大陆大尺寸面板生产线的建设上马速度和力度均得到增加。其中龙头老大京东方的动作较大。位于北京亦庄的8.5代厂本月28日将试产,今年三季度正式量产。
京东方总裁陈炎顺表示,这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预期一期产能约3万片玻璃基板/月,设计产能为9万片/月,满产可达到12万片/月,将主要生产26英寸至55英寸的液晶电视显示模组。除了传统的大尺寸生产线,京东方在成都,北京,合肥均布局了不同尺寸,应对不同产品范畴的面板生产线。囊括了从1.8英寸到55英寸,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彩电的全系列面板供应。
而另一家面板企业深圳天马则选择了紧紧追赶小尺寸面板风潮,定位于小尺寸面板生产,于今年2月买下日本中小尺寸面板控股权,7月份有望完成交易。有专家认为,在韩国和台湾面板企业留下的大尺寸面板市场空间中,深圳天马的选择可谓独辟蹊径,以一定程度的冒险精神追随面板业的风向,而不是人云亦云地求“大”。深圳天马的做法,或许是着眼长远的明智之举,但在短期内,可能会面临选择强手竞争的尴尬。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陆面板企业是选择大尺寸还是小尺寸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利用韩台转型以及日本产业布局转移的契机,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
毕竟,调整只是一时,想要将利用这些间隙获得的发展巩固下来,就必须练好“内功”。加上未来的全球面板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目前即使能够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未来如何确保将吃下去的东西予以消化,而不是再吐出来,才是大陆面板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中国大陆在未来5年之内将是面板企业竞争的重点,谁能够在中国大陆立住脚,谁就将是未来面板业的主导者,这是业内的共识。三星、LG都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六七百亿元的资金却是瓶颈。除了苏州和广州的生产线外,其余项目上马的日期还无法确定。
韩企资金问题的背后,凸显的是面板生产线的成本问题。何况,生产线并非自动运作,一条生产线核心工程师最少需要400人。也就是说,投资生产线也就需要同时拥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而这些人力成本更是需要计算在生产线成本之内。韩企之所以放慢脚步,缓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受制于此的原因。
而大陆面板业老大京东方,扩张生产线的同时,不例外地也遇到了资金问题。早在2009年8代线计划伊始时,即计划投资280亿元,通过融资可获得170亿元,余下110亿元的资金缺口通过融资解决。但对于融资的可能性,当时的业内和媒体普遍抱有怀疑态度。时至今日,京东方最终通过各种手段解决了资金问题,但全线出击和高昂投资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折旧压力和由此可能导致的亏损乃至财务危机成为高歌猛进下的阴影。据测算,亦庄8.5代线投产后每年折旧会达到50亿元。
中国大陆企业扩大产能和投资新的生产线使得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愈加白热化,供给增加促使大尺寸面板市场获利更加困难。但也有利好,3D电视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及最近兴起的智能电视风潮,使得中国市场的面板需求量仍有极大的空间。
台企布局大陆或可寻求共赢市场的变局和机遇下,面临日韩面板企业压力的台企,纷纷选择奔赴大陆投资生产线,意图联合大陆面板企业共同开发,共同应对国外压力。
业界普遍认为,大陆面板企业与日韩存在竞争关系,而与台企则是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台企在技术和资金以及包销上与大陆企业合作,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内地企业也能得到技术提升,以及资金支持。
当然,问题依然存在。最关键的即是台湾一贯以来对大陆的技术封锁。即便2010年初,台湾经济部门允许台企赴大陆建生产线,但对技术转让条件仍然做了限制,必须保持与台湾本地一定的技术差距。
即便如此,台企投资大陆,依然为大陆的面板企业带来了不少益处。最明显的就是与大陆企业的合作加强。台湾面板业老大友达光电于2010年在苏州设厂,并与海尔以及TCL在山东及广东合作建厂。随后,友达光电依然动作不断,合肥32英寸以上液晶面板预计2013年的产值可达190亿元。
而台湾新近整合形成的“新奇美”,在成立伊始即确立了在大陆建厂的方针。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同样表示了今后在大陆设厂的意愿。
面对台企纷纷来到大陆,大陆业内人士称,应当保持“审慎的欢迎”态度。
毕竟,双方还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尤其是面对日韩压力的台企会不会借着目前的合作作为日后跳脱独大的基石,值得警惕。但更多人则认同这一方式,认为大陆企业急需的资金和技术能够得到解决,再加上台企毕竟是中国企业,从长远来看,谁得到发展都是对中国面板行业有好处的,互利共赢应该是共同秉持的方针。
2010年6月签订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更是对两岸液晶面板产业链的合作,在政策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协议中的降税或者免税协定并未涉及液晶面板,但对两岸合作的信心是一个重大利好,在投资和消费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