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需要扶持
199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服装加工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然而,“中国创造”却一直难成主流。品牌缺失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中国出口一件衬衫只有30—40美分的利润,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380飞机。
在中国服装界,有两个靠品牌获得成功的典型例子。
运动员出身的李宁已将门店开到美国洛杉矶,和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巨头分庭抗礼。李宁说,他的最大成功就是推进“品牌战略”。
大杨创世集团董事长李桂莲则对“股神”巴菲特等名人穿上她的产品感到骄傲。由于巴菲特的青睐,创世西装在国外的销量增长了四成。
即便如此,在内地的很多商场,创世西装还是被安排在不起眼的位置,给洋品牌当陪衬。对此,李桂莲气愤地说:“这对民族服装品牌十分不公平,国内知名商家应该给我国民族服装品牌应有的地位!”
让李桂莲感到伤心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民族品牌。不少政府采购项目都优先选择洋货,一些地方官员甚至表示:“宁可买贵的也不买对的。”
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衣着服饰,对其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这种局面不得到改变,我们的民族心理将长期受到不良影响,崇洋媚外之风将继续在中国社会上横行。
近年来,从美容用品到奶粉再到名牌服装等,洋货的诚信丑闻此起彼伏。对此,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这是我们树立民族品牌的良好时机。“我国不断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高端产品,其中2/3国内完全有能力提供,如果用国内高端产品替代进口品,对整体GDP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近日表示:“未来5—10年,将是中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目标全面冲刺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纺织工业品牌建设,提高品牌贡献率,实现纺织工业成功转型,是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那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中国消费者该做些什么呢?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国民应该多尝试购买民族品牌——因为高质量的中国货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