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和理性态度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应该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

    对于很多人“谈虎色变”的食品添加剂,云无心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区分正常食品添加剂与非法过量添加乃至使用禁止添加物质之间的区别。草木皆兵大可不必。

    他提到,媒体和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反对,实际上针对的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品添加剂。许多人认为的食品添加剂就是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这样的“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使用有很严格的标准。合法生产、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而且会提升食品在某一方面的品质。需要打击的是非食用物质的添加,以及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而不是说食品添加剂本身有什么问题。

    前段时间的老酸奶问题,其中加入的明胶就是一种常规的食品原料。大多是从骨头中熬出来的胶,像广为人知的,驴皮里熬出来的阿胶。果胶则是从橘子皮等中提取出的一种多糖,本身和凉粉什么的是一样的,但是就因为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大家就开始紧张。

    当然有一些食品添加剂确实是需要限量使用的,如果使用量过大是有害健康的。比如说一些防腐剂。但媒体和公众很多时候第一反应中的“食品添加剂”,比如三聚氰胺,是根本不允许加的,也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完全是一种工业原料。而正常的食品添加剂在某种程度上是“替人受过”了。

    对于最近流传的“中国百分之六十食品添加剂没有标准”的说法,云无心认为,问题可能不像传闻那么严重。一些食品添加剂没有检测标准,是因为它根本不需要检测。比如说味精,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世卫组织,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的担心,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只要你吃得下去,不管你用多少,不会有害。

    类似于这样的食品添加剂就不需要建立一个监测体系来检测添加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千多种食品添加剂中包含的数百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香料,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害,所以也不需要检测。按理说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在技术上都是能检测到的,但是在国家标准中需不需要特地设置检测标准,这个就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对于这个新闻,云无心直言自己也很吃惊,但认为关注可以,但不要太恐慌。因为类似日常的油盐酱醋,也可以检测和分析,但没有必要。具体应该咨询相关部门,弄清事实。

    但他也提到,在这件事情上,相关部门做得不够透明,一般来说,一种食品添加剂被批准,必定要有一个文件,而这个文件应该是任何公众在卫生部的网站上都能查到的,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在科学上有哪些安全性的检测,结果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制定了这样一个安全标准,实际中怎么检测。

    要让大家能查到相关讯息,这样就可以减少恐慌。

    现在有关部门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事实,而不是闹得满天谣言后才出来说话。这方面,确实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应该学习的地方。

    提到最近餐馆公示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云无心认为,有的操作起来很难,也受到一些质疑。因为食品添加剂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别说普通人,即使像他这样从事食品科学工作的人也会遇到不认识的名称,也需要去查专业资料。

    当然,公示出来也是有好处的,即便多数人不知道,但总有人能看懂。这样使得餐馆不敢乱用,不敢冒着有人能够看懂的风险,所以公示还是有意义的。

    对于食品添加剂“价格越高的危害越低”的说法,云无心并不赞同,他解释道:这个说法潜在的意思是食品添加剂是有害的,危害的高低跟价格有关。每种食品添加剂能够起到的作用不一样,在同一种食品中起到相同作用的食品添加剂通常没有太多选择。

    真正的问题是,许多食品添加剂也是工业原料,有工业级产品的存在。而工业级产品要比食品级产品便宜许多。企业进行违法生产经常的方式是用工业级产品来代替食品级产品,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不存在成本不成本的问题。“食品添加剂”的涵义不仅仅是物质本身,还包括它的生产规范符合“食品级”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是人类社会进步后的必然需求

   
    在谈到社会进步促进消费欲望,进而推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问题上,云无心认为,现代社会不可能保持小农经济时代自产自销、现做现吃的模式。只要有社会分工、异地生产,那么食品加工、产-供-销产业链就不可避免。没有食品添加剂,这样的社会模式几乎不可能进行。即使能够,其成本也会高到绝大多数人无法承担的地步。把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简单理解为“为了满足感官刺激”,其实只代表了一小部分食品添加剂。

    比如说早期的冰淇淋,就是把奶油装在容器里,放在冰盐水里搅拌使之纳入一些空气同时冻结。但是今天,会吃到形形色色的冰淇淋。社会进步导致各种各样口味的冰淇淋的出现,要做出这样的冰淇淋,就必须使用添加剂。一般来说这样的添加剂就是为了满足公众的感官需求。

    但还有很多添加剂是食品加工中必需的。比如自己做腊肉很简单,但现代社会对肉的加工保存要求更高,就必须用到各种添加剂。

    所以食品添加剂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因为异地生产,远程销售,必须要经过储藏分销这样一个过程。

    另外,越是快节奏的生活,对加工食品的需求越大。而加工食品必须用到的就是食品添加剂。

    至于最近出现的染色馒头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属于以次充好的商业欺骗,染色本身倒没有多大危害。是将小麦馒头染色成更贵的玉米馒头,还有就是将过期的馒头回炉再拿出去卖,这是一种欺诈,完全背离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另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面粉增白剂事件,云无心也给出了解释:面粉增白剂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把色素氧化去色,让面粉变白。另一个是通过氧化作用让面粉的加工性能更好,对于改善面粉的品质是有作用的。但因为氧化过程中也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人们对于氧化产物也有一些疑虑。

    国际上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觉得风险非常小,不会带来健康上的忧虑,所以是允许使用的。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是这种观点。但是欧盟为保险起见,同时认为被改善的部分并不重要。其实是这两种观点在中国交锋很久,最后因为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忧虑,让欧盟的观点占了上风。这里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