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品牌 建标准 保安全
和县蔬菜“绿”浓上海
中国质检网讯(记者霍一夫)“春提前、秋延后,番茄,辣椒挂枝头”,61岁的安徽省和县菜农李正飞怎么也没想到,种了30年的蔬菜,不仅告别了“肩挑手提、牛犁锹挖”的辛苦劳作,如今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等一系列科学种菜方法,让40多万亩和县无公害蔬菜走出安徽,成为远近闻名的“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
作为安徽省大棚蔬菜的“发源地”——和县,近30年来的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种植面积由小变大,蔬菜产业由弱变强,蔬菜品种一改过去单一的辣椒、番茄、黄瓜“老三篇”,发展到现在的八大类100多个花色品种;蔬菜品质、种植技术、大棚技术等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全国一片卖菜难声中,“蔬菜之乡”的和县有什么成功的秘诀? 在日前举行的和县蔬菜上海推介会上,副县长霍更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为突破口,和县蔬菜生产的无公害化和品牌化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01年5月,和县被国家农业部正式确定为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2002年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并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县,同年10月,县域内31万亩蔬菜产地环境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定,2009年3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到2011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达40多万亩,总产量近95万吨,有31个蔬菜产品获部级无公害认证。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从2002年起,和县依托皖江大市场和上海济洪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以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先进示范基地”为抓手,以2004、2005、2007、2009年四届蔬菜博览会为契机,全力推介“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品牌。2005年,皖江牌蔬菜荣获国家商务部三绿工程办公室评选的“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第一名”;2008年,济洪牌蔬菜辣椒、番茄、茄子、黄瓜、樱桃番茄等5个品种顺利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
建立技术标准体系,依法规范操作,和县在遵循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及省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对部、省尚未出台的一些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编写小组,结合本地蔬菜生产实际,编写制定了菜豆、萝卜、西瓜等15个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作为县级地方标准公布实施,构成了县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对菜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如何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让百姓吃上和县的放心蔬菜,和县建立了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县、镇、村三级蔬菜质量检测网络,针对重点镇、主要品种、重要指标设立了100个监测点,全面覆盖了我县蔬菜主导产品。每月对检测结果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投入品使用监管,指导蔬菜规范种植,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控制,确保蔬菜品质,实现了和县蔬菜无公害化。
让和县蔬菜引以为傲的是,在所有新技术中,有两项是和县“菜农首创”。1997年,两位著名的日本蔬菜专家看到和县蔬菜连茬种植后,当即得出一个结论:这儿的蔬菜将会有灭顶之灾。因为蔬菜连茬种植都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在日本每种一茬蔬菜都要用一种昂贵的药物,才能保证第二年的生产。但和县菜农们采取“息夏高温煮田”等办法,彻底解决了这一世界性的科技难题。
“红椒在田保鲜技术” 是和县菜农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又一“技术专利”,采用调节空气、温湿度、适量浇水追肥和生物农药杀菌等方法,能够让第一年冬天成熟的辣椒在田保鲜至来年5月。每年春节前,当外地产的红椒基本绝迹时,和县“在田保鲜”的红椒在市场上“一枝独秀”,成了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
眼下,和县提出了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通过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稳步推进蔬菜产区“西移、北进”, “调整结构、提升质量”, 实施科技兴菜战略, 努力促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瞄准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口味,在品种上突破“老三篇”,加速棚体的升级换代和高效栽培模式的成果转化普及,在耕种上突破传统模式,培育一批蔬菜技术员和蔬菜示范户,在技术上突破乡村自我培训方式,提高蔬菜产业新区的整体水平。
如今,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和县无公害蔬菜声名鹊起,畅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不仅在长三角地区的麦德龙、欧尚、家乐福、新一佳、农工商等大型连锁卖场里,和县蔬菜已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每年有160万吨优质的无公害蔬菜被端上上海百姓餐桌。
霍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