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出口大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综述

抓大宗产品监管 保国家经济安全

——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出口大宗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 陈红梅 温 智

    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不断深入,防城港口岸作为西南进出口大宗货物枢纽港的地位日益凸现,进出口货物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对检验检疫的把关要求越来越高,检验任务也越来越重。防城港检验检疫局的业务量占整个广西系统业务量的50%以上,而进出口大宗产品又占了防城港局检验检疫业务量的70%以上,因此,把好进出口大宗商品质量监管关是防城港局检验检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1年以来,防城港局紧密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全力服务大宗商品进出口。防城港口岸进出的大宗商品主要有铁矿、精矿(锌、铜、铅)、煤炭、大豆、废物原料、食品级磷酸等。今年1~9月,防城港局共检验进出口化工矿产品3884批、重量2676万吨、货值5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23%和30%。其中,共检验铁矿786批1280万吨,煤炭2391批1133万吨(同比批次增加了2倍多,进口量增幅达82%),进口废物原料86批50万吨、锌精矿126批45万吨,铜精矿41批17万吨,铅精矿155批25万吨等。检出不合格商品274批,重量达712万吨,索赔金额约1500万美元。共检验检疫进口大豆44批,242万吨,货值近14亿美元,检出不合格44批,242万吨,检出不合格率为100%。1~9月出口食品级磷酸1629批次,19.6万吨,货值1.6亿美元,出口国遍布欧亚非70多个国家,均无不合格反馈及索赔。防城港局在进出口大宗产品检验质量监管把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防城港局党组在研究质量月工作部署

    创新监管模式 制定科学工作规范

    针对进口大宗商品,防城港局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编写了《进口氧化皮检验规程(暂行)》已获总局批准并发布实施,受广西局委托编写了《进口铁矿检验规程》、《进口铜矿检验规程》;在鉴定计重方面,实行鉴重分级管理,按照商品价值及敏感性实施分级监管,对于高价值精矿类,贸易各方计重工作较敏感的,采取多种鉴重方式同时进行的方式,计重结果相互参照比对,不仅提高工作质量,更能有效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今年9月初,一批进口澳大利亚铜精矿(总重量11931吨价值2156万美元)卸完货后发现衡器计重的结果与水尺结果相差100多吨,该局工作人员及时对货轮进行彻底排查,发现船方为了交货方便竟使用两套图表,而依据另一套图表,计算结果与衡器计重的结果非常吻合,在事实面前船方低下了头,最终计重短少133吨,短重对外索赔金额24万美元。

    近年来,分级管理使得防城港口岸这个大西南最大的精矿进口集散地,从未出现由于计重误差引的商业纠纷,得到了收发货人及港务代理部门的一致肯定。1~9月口岸共完成法定重量鉴定业务1460批次,重量2742.1万吨,货值56亿美元。其中短重超0.5%共267批次,短少货物重量9.3万吨,短重货物涉及货值1700.1万美元。该局还针对进口大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对进境大豆加工企业进行植物防疫考核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并将上述制度规定发给相关企业共同遵照执行。同时,还实行严格的后续检验检疫监管,确保进境大豆不携带疫病疫情传入。

防城港局组织“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

    提高检测能力 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是做好进口大宗商品质量检验监管工作的基础。防城港局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全面提高检测综合能力,于2010年9月该局国家有色金属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以88分的高分通过总局验收,并取得世界三大矿产品/金属公证机构之一Alex英国总部的书面承认。同时,还注重提升一线人员综合技术水平,加强学习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次派出一线检验监管人员赴宁波、深圳等局学习取经,认真开展内部传帮带及跟班学习;实行考核发证上岗,开展操作技能学习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方执证上岗。此外该局大兴科研之风,鼓励检验检疫人员“从检验中出科研,在科研中促检验”,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共取得专利一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翻译并出版了一本20万字译著-《ASTM标准汇编》;并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

    在科研合作上,与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签订了检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完成了1项新技术研发。实验室以科研带动检测水平的全面提升,在进出口大宗产品的质量检验把关上,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保障了防城港进口大宗资源性矿产品检验把关。今年检出3批高货值的铜矿,由于主含量、杂质元素达不到合同要求,环保指标不合格,被该局作了退运处理,国家质检总局采纳了该局的检验监管意见并为此向全国发出了警示通报。有效地维护了客户的权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加强产品源头监管 强化风险管理

    紧抓源头,严格把关,重点检测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防城港近年来油脂加工业迅猛发展,从1994年第一家中外合资油脂加工企业进驻,到2011年进驻了4家,每年从防城港口岸进口大豆400多万吨,加工成品油80万吨。为了确保油脂质量安全,防城港局针对进口大豆数量大、疫情复杂等情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源头抓起,首先对来自疫情频发地区的大豆从严排查,强化风险管理;规范管理,有效监管,加强宣传,强化企业主体意识。通过举办各类质量活动,增强了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另外还制定年度出口油脂加工企业监管工作计划,明确监管频次,明确监管责任人。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技术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采取预约服务,提前介入,提前做抽样检验工作,报检手续办好即可通关放行,或加班抽样检验,压缩检验周期,确保不误油脂出口。在检验检疫监管与服务上,倡导监管与服务相生相伴的信念,提高了检验监管的有效性,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

    主动深入帮扶 加强检企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对食品添加剂磷酸的需求不断扩大,防城港口岸磷化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磷化产品出口占全局磷化产品出口总额的56%,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磷酸出口及加工基地之一。为了保证辖区出口食品添加剂磷酸的质量安全,防城港局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生产质量监管工作,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扶企业扩大出口。

    首先是采取技术帮扶,确保出口食品添加剂磷酸的生产品质。积极开展生产企业质量检测培训和能力验证,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生产企业的检验员进行食品添加剂磷酸检测项目的检验培训,从而提高生产企业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定期开展辖区食品添加剂磷酸生产企业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以提高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提升自检自控能力;其次是利用信息帮扶,及时向企业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对出口食品添加剂磷酸的新规定新要求,通报国内国际有关方面的新信息,加强检企合作,确保出口磷酸质量;第三是优化辖区口岸通关环境,加快通关速度。积极推广出口产品电子监管,加强与海关等口岸部门的沟通合作,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努力为出口企业创造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最后是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企业生产环境、设施和设备卫生进行全面检查,敦促企业健全和执行产品自检自控管理制度,排查出口环节中运输条件是否存在隐患等。由于检验措施得力、监管到位,防城港局得到出口企业的赞誉,有力捍卫了中国制造的声誉。《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