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挖坑算开工”:别玩文字游戏

  确保1000万套保障房中没有“挖坑”,一是要公开相关信息,由社会来监督和判断,二是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已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中约1/3属“挖坑待建”情况。对此,住建部有关负责人称,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开工标准是,规划设计的永久性建筑工程已进入地基基础的结构施工,仅搭建施工现场围护设施或仅开挖基坑的,不计入已开工套数。而对于1/3比较“急促开工”的保障房,住建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年底前完成地基基础结构施工。

  虽然住建部出面辟谣,但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些地方政府还可能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可能。按照常理,建楼房当然首先要挖坑,可是,挖坑之后却停工不建,也是过去常见的事。所以,考核地方保障房建设进度,不能只看“挖坑”,还要看是否开始地基基础结构施工,是否建着建着停了下来。

  舆论对“挖坑”这一表述的敏感,反映出人们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的担心。从媒体报道的保障房建设情况来看,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到11月份就宣称全部实现开工。这意味着在短短的半年内,开工建设了660万套,月均近110万套,是前五个月月均的1.6倍。    

  在这个背景下,要使“完全开工”的说法获得社会承认,最有效的方法是公开所有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各省公布已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楼盘、施工进度等信息。由社会来监督和判断,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究竟有哪些保障房属于“挖坑停建”。

  除此之外也要看到,开工率备受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推进中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其中最大的阻力可能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力难以支撑。按现有的事权划分和财政体制,保障性住房是地方事权,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中央给予适当补助。今年各地土地出让金普遍下降,地方政府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量无疑将会大大减少。

  虽然中央明确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但在地方融资平台被清理的大背景下,这一融资渠道无疑也会受到影响。

  住建部虽然否认1/3的保障房属“挖坑待建”,而是“急促开工”,但要保证这些“急促开工”的项目如期完成,恐怕还需要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为9.08万亿元,已超过去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中央和地方将增收的财政资金向保障房建设倾斜,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有效途径。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2011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已经成为一个硬约束指标,容不得弄虚作假。“挖坑算开工”之类的文字游戏,别再玩了。有关部门也要盯着这样的工地,让玩文字游戏的人无机可乘。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保障房“挖坑算开工”:别玩文字游戏
  2. 2家装套餐暗含猫腻 价不廉质不高成花钱无底洞
  3. 3网购家具产品问清渠道 山寨家居藏隐患
  4. 4揭秘售楼小姐罪恶伎俩:美人计让人无法拒绝
  5. 5专家教你识别装修报价 严防陷阱不花冤枉钱
  6. 6买二手房钱不够 售楼小姐劝购房者先回家离婚
  7. 7“山寨橱柜”混迹市场 消费者选购步步惊心
  8. 8选中介指定按揭公司既不省钱放款也不见得快
  9. 9广东省工商局:16%人造板甲醛超标
  10. 10达芬奇家具演绎中国制造悲剧
  1. 1新地标逸墅五证不全 竟在销售卖房
  2. 2揭秘售楼小姐罪恶伎俩:美人计让人无法拒绝
  3. 3维权:房产中介忽悠购房者 花样又翻新
  4. 4专家教你识别装修报价 严防陷阱不花冤枉钱
  5. 5劣质材料埋下祸根居室污染严重 杀手多为甲醛
  6. 6施工猫腻躲远点 家装监理教你几招就搞定
  7. 7写字楼内甲醛超标率奇高 居家环境比室外空气
  8. 8买二手房钱不够 售楼小姐劝购房者先回家离婚
  9. 9装修大扫盲 家居装修如何正确选购油漆?
  10. 10卫浴间装修必知五要素 防水安全很重要
  1. 1网友质疑同悦“主动服务”出招防锈得不到回应
  2. 2温州信贷危机折射实体经济困局
  3. 3调查山西老陈醋 还原勾兑门真相
  4. 4东风标致408频频熄火 官方至今无解释
  5. 5华硕笔记本投诉激增 显卡门之后再出六分屏
  6. 6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年8月份投诉统计报告
  7. 77月投诉报告:网购诈骗与汽车维权难问题突出
  8. 8网络婚介在纠结中前行
  9. 9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10. 10“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