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杰
青花瓷始创于唐朝,经宋元明清延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各个朝代的青花瓷境遇却大不相同,藏界都以元代青花最为精致珍贵,更有坊间认为“元青花”为专有名词,其实不然。
“元青花”之所以大放异彩不过因为“元代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拍得过亿天价使得其声名远播,若论器型规整,釉色庄重者,以清朝为最。在大清王朝260多年的制瓷历史中,反映在国势强盛的制瓷业中,当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冠。
今在藏友处匀到一件乾隆官窑青花笔洗,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直径13厘米,高3厘米,笔洗外沿有一圈简单纹饰,颇有清幽淡雅的康雍两朝遗风,然而笔洗内部纹饰则比较大胆新奇,为一大一小两只脚踏祥云的瑞兽,一居高俯瞰,一跃跃欲试,轻灵之中又隐隐跃动一股不羁霸气。再看笔洗底款,为清乾隆中期官窑惯用的“大清乾隆年制”篆文题款,刻划工整。釉色光亮却没有火气,这是因为清代青花瓷以国产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通过一番赏鉴,我已基本断定这件青花笔洗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瓷器精品。但几番讨价之后,还是有些不安。
因为青花瓷价值非凡,一旦“吃药”上当,损失特别巨大。现在收藏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于难以掌握青花瓷制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识别,也有少数做工较为精细的赝品需仔细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发暗,不流畅明快,花纹也较为凌乱随意。其次,如果肉眼难以确定真伪,我们还可以动用科学仪器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别。
我这件笔洗正是通过以上鉴定才得以断代识别的,虽然过程复杂艰辛并且惊心动魄,但收藏到一件精美的藏品,依然十分兴奋。
然而兴奋过后,却也有一些思考。这件笔洗是藏友在乡下“铲地皮”时收上来的,据说是一落拓农家小院,来历有些蹊跷,因为清代官窑,特别这样器型规整又有美好寓意的青花笔洗,一般不会流落民间。笔洗是旧时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想来应该是清朝官宦人家子弟家道败落而致明珠蒙尘,几经流传传到了我的手上。乾隆一朝60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想到这里我又不免感叹,都说藏家收藏汉唐高古,盛世收藏,似乎人文遗物玩弄于股掌,到后来也不过镜花水月,是藏品收藏着不同的人生。
只有拥有一颗如同青花般淡然幽雅的收藏心境,才能体会到“素坯勾勒,色青带白”的神奇魔力。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