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常州检验检疫局围绕总局“抓质量 保安全 促发展 强质检”的工作方针,从严监管、实现有效转移,有力维护三大安全成效显著。
一是创新卫生检疫监管模式,保障口岸卫生安全。我局制定的《常州口岸国际航行船舶代理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于6月1日试运行,并对常州口岸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代理的全部5家单位实施分级评定。这一举措在全省系统首次将诚信管理引入卫生检疫监管,开创了口岸对船舶代理监督管理的先例;加大口岸卫生检疫与反恐设施投入,巩固并加强与地方疾病防控机构、其它联检部门和技术检测机构的合作,提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控制能力;旅保中心传染病实验室顺利通过CNAS17025质量体系的能力认证审核,增强卫生检疫技术支撑能力。
二是创新进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保障食品农产品安全。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侵权酒类产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以及领苯二甲酸酯类专项监督检测,并与残留监控、食品评价性抽样检测相结合。1-10月,完成残留监控检测样品20个、评价检测样品300个,检出样品不合格8个,检出不合格进出口食品19批,查出不符合项66项,监督企业进行了整改;加大基地管理力度,帮助1家基地企业通过第三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江苏金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通过省局一类基地管理考核;帮助江苏德胜食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使常州炒货瓜子实现首次出口;力促台湾茶叶安全进口。
三是创新进出口工矿产品检验监管模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产品的风险等级确立检验监管方式,实施了日常检验、检测监管、现场监管和企业能力验证“四位一体”的检验监管模式,不断提高检验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落实企业分类管理动态化工作要求为动力,推行每季一调整,半年大调整的工作机制。1-10月,共对400余家企业类别进行动态调整,报一类企业4家、二类企业16家,二类降三类企业8家,停止一类企业资格1家;全面开展“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风险管理系统”的试运行工作,完成了514家企业的分类企业档案信息化,为无纸化检验监管工作打下基础;在分析取样风险、总结以往取样过程风险的基础上,在全省口岸率先探索推出《常州口岸进口大宗矿产品取样管理办法》、与北仑、舟山两局深化大宗散货检验鉴定合作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规范了检验过程管理,有效防范了进口大宗散装矿产品的检验风险。(谢同彬)
谢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