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使用已成监管重点 专家建议改变生活习惯

塑化剂使用已成监管重点专家建议改变生活习惯 食品安全已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漫画:骆飞

  ■编者按

  食品安全问题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有科技背景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西瓜膨大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不久前,台湾塑化剂风波又一次酿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在中国科协日前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现场,记者就如何科学认识塑化剂,采访了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

  塑化剂使用已成监管重点

  记者:能否请董老师回顾一下台湾塑化剂风波的起始?

  董金狮:2011年4月,我国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台湾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的一种DEHP当做起云剂的配方长达30年。

  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我国卫生部2011年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公布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共17种。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了检测方法。这意味着塑化剂的使用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起云剂与塑化剂不是一回事

  记者: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起云剂?什么是塑化剂?不法厂商为何要在起云剂中非法添加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董金狮:起云剂,又名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化稳定剂。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产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质的作用。起云剂的常用原料为风味油、单体香油、增重剂、乳化稳定剂、乳化剂、水。主要应用于饮料和奶类制品中。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次价健,从而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表现为聚合物的硬度、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提高。增塑剂主要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的生产中。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中也仅有8种物质,且对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都有明确要求,并明确要求“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材料”。

  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在起云剂中非法添加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代替起云剂中的棕榈油,使得采用不法厂商生产的“起云剂”作为原料生产的食物、饮料等产品受到污染。

  改变生活习惯 降低塑化剂吸收

  记者:面对塑化剂,您对消费者有什么好的建议?

  董金狮:为降低塑化剂的吸收,我建议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改变一些生活习惯——

  第一,在选用食品容器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塑料材质,改用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和陶瓷容器为主。

  第二,保存食品用的保鲜膜宜选择不添加塑化剂的PE材质,并避免将保鲜膜和食品一起高温加热,而且最好少用保鲜膜、塑料袋和耐油纸等包装和盛放食物。

  第三,尽量避免用塑料容器或塑料袋放热水、热汤、茶和咖啡等。

  第四,尽量少用塑料容器放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微波炉加热时温度相当高,油脂性食品更会加速塑料的溶出。(记者 胡其峰 通讯员 曲琦)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强生再次召回六万瓶特效泰诺
  2. 2国家食药监局曝光12种假药
  3. 3北京12种果干果脯因二氧化硫超标下架
  4. 4贵州桐梓毒气泄漏地80余名学生再次中毒
  5. 5食药监局曝光15家发布虚假药品信息违法网站名
  6. 622种添加剂将被重点监控 罂粟壳列入非添黑名
  7. 7贵州桐梓106名小学生中毒 因工厂超标排污
  8. 8卫生部:中国现有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检测方
  9. 9我国多省发现“蜱虫病” 已致10余人死亡
  10. 10郑州医院用错药女婴脑瘫 母亲理论被打成脑震
  1. 1女护士被群殴 遭非礼 至今昏迷
  2. 2 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有1亿多精神障碍患者
  3. 3袖珍婴儿出生体重仅500克 捧起他像捧块豆腐(
  4. 4“毒豆芽”芽苗菜是大肠杆菌疫情元凶
  5. 511岁脑死亡甲流患儿走了 苦撑13天
  6. 6卫生部建记者黑名单引网络争议
  7. 7蜀中制药涉嫌用苹果皮做板蓝根 年销售20亿
  8. 8 “三聚氰胺赔偿基金”去向成谜
  9. 9美国“月子中心”服务中国白领 孩子出生即为
  10. 10尼美舒利事件:禁止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1. 1快递公司“霸王条款”:收件人无权投诉
  2. 2工行员工上班打瞌睡 冷面待客不讲诚信玩忽悠
  3. 3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4. 4“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5. 5信阳部分加气站:手续不全存安全隐患
  6. 6“奥的斯”质量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7. 7何妨对高铁宽容一点
  8. 8软质量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9. 9暴利的“达芬奇家具”伤害了谁
  10. 10小小曲别针折射企业诚信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