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国外,成长更快
硬条件和软环境优于国内
叶莘:其实,我出国留学,并不是因为得到了“菁英计划”的资助。事实上,从高三选了这个专业开始,我就打定主意出国了。我父母都是理工科教授,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了解到了国外高校在生物学科上的优势。
实验条件是最基本的方面。据我了解,国产的不少器械、药品,质量和纯度都不过关,必须依赖国外进口,而且价格非常昂贵。而在国外,这些都是顶尖的。
更重要的是软环境。比如说,在国外高校,国际和校际交流非常频繁,有各种高水平学术会议、科研交流,这些是国内高校难以比拟的;获得科研资助的途径非常多,大学、企业、社会的资金都会进来,而在国内主要还是靠政府科研经费,往往僧多粥少,大家都挤破头去抢;此外,科研氛围也会比较纯粹,不以发表论文为目的。
总的来说,去国外读书还是很值得,也许花费会比较高,但成长也会快很多。这次受资助最高的达到143.2万元,我还不算特别高的。
【评点】巨资花得值不值?
广州有很多支柱型产业,比如现代服务业、汽车制造业、新能源等,这些产业都需要高端人才。派出去的学生都是“潜力股”,所学的学科有利于广州长远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学等是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国际法等有利于建立国际视野,有利于广州融入全球化。这些学生将去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9国的知名高校留学。其中,派往世界前100名高校的有19人,100—200名的有18人,200—300名的有3人。这些高校中包括哈佛大学,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名校。
1000万元现在只能建一栋房子,但如果真能培养出一名院士,那就超值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派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在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的骨干人员,和钟南山同批被公派留学的人中,出了5个院士。不敢说这次是不是能出这么多院士,但我认为,教育的投资是值得的。
这是一项长期性的计划,对广州市战略性拔尖人才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第一次实施,今后会考虑增加名额。
协议留学,违约赔偿
愿意回来,但有很多顾虑
叶莘:毕业以后,我还是想回来的。一方面,家在广州,女朋友以后也会回广州工作;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家需要和自己的发展前景,想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中。生物科技在国际上竞争很激烈,但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能源,传统的煤、电、石油不可能永远持续,生物能源就很有前景,也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再比如说生物医药,我国原创的药物很少,特别是抗肿瘤药物严重依赖进口,在这方面也能有所作为。
当然,我也有很多担忧和顾虑。在国内,生物相关产业发展很不够,很多同学毕业后都转行了,他们也想做回本专业,无奈找不到岗位。我也担心毕业回来后无用武之地,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在国外,从科研创新到产业孵化,是一个很顺畅的过程。而在国内,很多企业缺乏长远的目光,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粗通生物、药物原理的医药代表,而不是搞研发的科研人员。当然,很多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也缺乏走出实验室、到社会上一展身手的平台和环境。
【评点】学成不回国怎么办?
这种情况的确很难避免,即使是国家公派的留学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前景是很好的。据我所知,近年来,95%的公派留学生都回国了。而且,这次送出去的公派留学生主要是读博,相比起那些“小留学生”,他们的价值观比较成熟,整个事业也都在国内,所以他们回国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们也有一些制度约束。首先,留学生可以在完成学业后,延后5年返回广州,给他们一段时间做研究,等真正学有所成,出了研究成果再回来;其次,和留学生签订《协议书》,留学生有义务回到广州,并在广州工作5年以上。如完成学业后超过5年不能回国服务广州的,应全额返还培养经费,并交20%—30%的违约金;回国后服务广州不满5年的,按比例返还培养经费。(记者 贺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