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吴晓指认校长李怀松
李校长给吴晓的短信
短信中看出李校长似乎对吴晓怀孕的事表示怀疑
石泉县第三初级中学初三在校生吴晓(化名)自今年3月份以来,多次遭到该校校长李怀松性侵犯,并导致怀孕。4月25日,吴晓举报了李。26日,李被刑拘。5月3日,公安机关对李暂时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5月5日,石泉县纪委、县监察局、县教体局对李作出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撤销教师资格的处理决定。图为吴晓对着电脑指证李。小图系李给吴晓发的短信内容。
今年4月23日下午,发现自己怀孕的安康市石泉县第三初级中学初三在校生吴晓,突然下身出血,出现流产症状。
4月25日,经受身心双重折磨一个月的吴晓万念俱灰,她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了“这世界上最为信任的人”年届五旬的任课老师。吴晓告诉这位“老师爷爷”,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自己为了争取户籍,保障上学的权利,不得不用自己柔弱的病躯,接受该校51岁校长李怀松一次又一次的性要求。直至身体虚脱、精神崩溃。
直到她给予全部情感和复仇期望的孩子也永远离她而去之时,这名14岁的女孩子感到已经无力支撑自己的生命,她在写好遗书,准备了却自己一生之前,选择用法律惩戒自己内心的那个“恶魔”。
5月3日,公安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规定对李暂时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石泉县纪委、县监察局、县教体局于5月5日对李怀松作出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撤销教师资格的处理决定。
当地部分百姓因此猜想,吴晓会审时度势变更口供,承认双方其实为师生恋。但没想到这位小姑娘下定了决心,不再隐忍沉默,坚持自己遭遇强奸的举报,并且选择对外公布压抑折磨自己一月的全部秘密。
吴晓的义无反顾,让感叹该事件将不了了之的公众颇为震惊,吴晓更是将自己和校长推向风口浪尖,接受全城百姓的审度和道德法律的判决。
石泉,这个美丽的陕南小城,正被卷入一场迅疾的风雨之中
我要说出那丑陋的一切
“一月内接连遭遇校长强奸”的14岁少女吴晓(化名),身心满布痛苦和失望;“流产半月后”的她沉浸在煎熬与纠结之中,依然没有勇气应对公众投来的各色目光。
5月7日,这位本应为升入高中积极备考的初三在校生,再次逃离自己生活的小县城,来到秦岭深山中,漫无目的地独自游走,在一户不明真相的亲戚家里,又躲避了整整两天。
面对亲友和相关人员的一次次约见,吴晓反复权衡思量,抉择着是否对外公开刚刚过去的那个月,那30个不堪回首的日日夜夜。
当晚9时,吴晓终于拨通了本报记者的电话,坚定地表示:“我考虑好了,我要见你们。”记者当即驱车二十余公里,到达秦岭腹地的约见地点。
夜晚的秦岭山谷万籁俱静,偶尔会传来一阵穿越山谷的风声,白天满目郁郁葱葱的山峦,在夜色的笼罩下,宛如一只巨大黑手,蜿蜒的山路上不见一个人。
半个多小时后,一位戴着墨镜的小女孩拖着忽长忽短的身影,从黑暗中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她站在孤独昏暗的路灯下。相互核实身份后,小女孩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吴晓。
随车的石泉县司机问吴晓:“这么晚了,你一个人走山路不害怕吗?我都不敢一个人走。”吴晓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回答:“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
她面对记者,目光坚定地答道:“就是我,吴晓,我要说出那丑陋的一切。”随后,她把自己关在酒店里,向记者写下了长达13页的情况说明,详细讲述了自己遭遇的不幸,以及校长李怀松形象在自己心目中的颠覆经过。
新转来的学生没户口
我叫吴晓(化名),出生于农历1996年5月16日,现就读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第三中学。现我为本人被李校长(石泉三中校长)诱奸之事做出如下说明:
本人2009年9月于邻省某中学转至石泉县第三中学,因本人至今没有户籍,须学校出具一份学生证明。于今年3月本人寻求李校长帮忙,李校长答应为我出具学生证明。
14岁的吴晓老家在安康市某县农村,家境贫寒的父亲在结婚后,携带妻子夹杂在外出打工的乡亲队伍里,到邻省一家煤矿打工,希望能改变窘迫家境的面貌。然而辛苦的劳作并未如愿,这位农村汉子最后上门,做了当地一位孤鳏老人的义子。他们夫妇在有了两个儿子后,又在无意之间迎来了他们的一个女儿吴晓。
吴晓一直没有户籍,但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平时的成绩都是全班前三名,最差的成绩是全校的第31名。吴晓告诉记者,她正是用“好成绩”把自己留在了学校的课堂上,否则任何学校都会以她是“黑人黑户”为由,将她推出校门。“真不敢想,那会给我带来什么结果!我不知道自己没有学上,活着还有什么希望。”
谈及读书上学,吴晓一脸欣喜,她解释说自己喜欢读书,热爱学习,更希望读书能为自己开创一片美好的未来。这位小姑娘在2010年8月28日的一篇日记里写道:开学了,我要升入新一个年级初三了。时光飞逝,光阴如梭啊。我们总要长大,慢慢一步一步走。又和同学老师在一起了,真好。开学了,我又要学习新的知识,更多的认识这个世界,一切既有趣又好玩,但同时有好多作业,好多看不完的书。但是上学还是很好的,我喜欢上学,喜欢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
吴晓五岁时,父亲患重病去世。这位漂泊异乡希望以苦力血汗振兴家门的农村汉子在临终时叮嘱妻子,让孩子通过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妻子为此独立支撑门户,希望每个儿女不因家贫而辍学。但她的两个儿子还是在父亲去世不久,相继离开课堂,重操父亲的旧业,远走山西做了矿工,以贴补家用。吴晓成了唯一继承父亲遗愿的希望。
但她没有户籍,来到石泉县第三中学后,她就一直被要求尽快拿到户籍证明,否则就不能再继续上学,因为报考填写资料都成了问题。在熟人帮助之下,吴晓的户籍有了希望,但要求她所在的学校出具一份在校生的证明。而且提醒她,如果失学离开学校,证明会自动作废。负责帮忙的熟人说,不会因此承担作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