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跨越又一年
——新疆检验检疫局2011年服务新疆跨越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叶志辉 彭敬信 魏 宁 文/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一年。新疆检验检疫局在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和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任务部署,着眼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认真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坚持更新观念,变革创新,在健全检验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中努力提升把关服务能力,让祖国的西大门更安全,让质量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前右三)在新疆检验检疫局亚欧博览会现场实验室了解工作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前左二)来疆考察时察看吐尔尕特检验检疫局伊尔克什坦办事处建设用地规划图
质量安全奠基跨越式发展
内外交困防脊灰。2010年,与新疆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共发生脊灰病例476例;2011年,与新疆接壤的巴基斯坦发生本地脊灰流行;自2011年8月26日新疆首次通报了和田地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确诊病例以来,截至12月31日,新疆共报告脊灰确诊病例18例。面对内外交困的脊灰疫情形势,新疆检验检疫局严密部署十项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医学巡查,强化疫苗、采样工作,落实联防联控工作,加强了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口岸现场处置能力,完善疫苗冷链设施,进一步加强了检测能力建设和督察指导,有效防止了脊灰疫情通过口岸传入传出。检疫重点国家入境人数24000多人,儿童AFP病人数为零。
把口岸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严防周边国家口蹄疫、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传入,开展口岸鼠疫、霍乱传染病监测和动植物疫病疫情摸底调查;从源头排查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加强口岸货场、餐饮场所的卫生督察,严厉打击倒卖禁止进境食品和逃漏检行为。2011年,检出进口不合格废物原料6批次、257吨,放射性超标货物5批次;截获旅/邮检禁止进境物11770批、有害生物1158批;培训口岸从业人员1300人次。在“双打”和打击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打击生产“地沟油”等专项整治行动中,对出口商品集散地和口岸地区涉及汽车配件、家用小电器和灯具等商品的425家仓库和676个食品、农产品企业进行排查,下发书面整改通知93份,提出235条整改意见,对3家企业提出了撤销备案资格的申请,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2起,涉案金额达414万元,对6大类168个品种、货值约843.5万元的假冒违劣产品进行了集中销毁。
出口番茄酱药残项目100%合格。生产企业抢购原料为哪般?番茄原料“一女多嫁”、农民哄抬价格该咋整?而原料过剩时期企业压价吭农又该怎么办?由此造成的原料把关不严、加工产生品质下降的问题如何破解?面对这一困扰几年的出口番茄制品原料品质和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新疆检验检疫局自信地说出了:我能!为规范出口番茄制品源头管理体系,健全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原料品质,新疆检验检疫局完成了番茄制品原料种植基地同生产企业一一对应的登记工作,核定原料基地面积149.53万亩,全年共生产番茄酱82.14万吨。原料种植基地申报登记工作从以往对出口企业的原料基地抽查调研转变为对所有出口番茄酱生产企业的原料种植基地进行申报登记审核,对出口企业申报的合同地块重叠部分进行了协调划分,通过规范条田档案内容,将番茄种植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通过成品的唯一性标识追溯到具体种植户和地块。2011年新疆出口番茄酱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结果无一例出现超标,合格率达到了100%。
研究质量问题形成氛围。就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提出的“12个如何”,进行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改进了工作方法,突出了抓工作的针对性。积极围绕“12个如何”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开展理论研究,重点在质量建设、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服务发展和产品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抓好检验检疫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先后撰写理论研讨文章33篇,局领导带头先后在国门时报、质检内参和新疆日报发表理论研讨文章8篇,为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开了好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史大刚(左二)在新疆检验检疫局调研
新疆检验检疫局局长库来西(前中)在对口扶贫县吉木乃县进行扶贫调研
努力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
以出口引领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赴山东等地参观考察示范区建设,召开了由新疆政府主办的示范区建设工作推介视频会议,并在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总结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截至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批准库尔勒、塔城、伊犁等地3个示范区作为新疆食品农产品出口基地。大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农业标准化认证认可工作,泽普县10万亩红枣林通过考核,成为首批11个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市”之一。大力支持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办理备案时加快旧机电审批流程,特事特办及时报请总局核准并争取到总局政策支持;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共同出台了《新疆辖区进口旧棉花收获机管理暂行办法》,全年检验进口棉花收获机164台、总货值2.5万美元。
保障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的沟通,了解新疆“十二五”期间主要项目投资总体情况,针对新疆在石油、化工等领域引进LNG项目、60万吨醇氨联产项目等6个重大项目的成套设备进口,采取预申报登记、装运前预检验、到货检验和监督管理等分级管理模式,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为引进成套设备做好把关服务,帮助企业做好索赔工作,索赔金额达138万美元。通过与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及时掌握当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新建(续建)项目和19省市对口援疆项目,重点对大企业、大集团项目和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项目的进展情况做到前期介入,并根据进口成套设备的规模、产品风险等级、收货单位验收能力分别采取预申报登记、装运前预检验、到货检验和监督管理等分级管理模式,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为引进技术设备做好把关、服务。
热情服务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11年9月1日,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隆重召开。国家质检总局从政策、硬件设施、人才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博览会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安全高效。国家质检总局通关业务司于8月份下发了博览会入境展品检验检疫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博览会人员和参展商品提供了极大的通关便利。8月下旬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派出亚欧博览会口岸安全工作组来疆检查指导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为保证实现快速通关,新疆检验检疫局在12个指定口岸,设置了博览会检验检疫货物专用通道、参会人员礼遇通道,实行优先检验检疫,快速通关。对服务博览会相关人员和代理报检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服务中提出了“态度优良、报检优先、服务优质、快速通关”的“三优一快”服务宗旨,设立了“亚欧博览会报检专用窗口”,突破常规,采取了“提前沟通,现场疏导,加急特办,电话预约”等服务手段,严格落实“5+2,7×24小时”等预约服务制度,快速查验放行。
靠前服务特殊区域发展。积极研究探索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特殊园区及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区的检验监管措施。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研讨会,完成了《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经过两年的协调,于2011年8月促成了合作中心中方区域现有六条出入区车辆通道检验检疫、边检、海关“三家一杆”闸口验放管理模式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合作中心车辆通关速度。
新疆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许继业(左二)在塔城地区了解外向型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2011年6月23日,新疆检验检疫局实验楼工程开工奠基,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杨刚(前右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前右六)一同见证开工。
固本强基适应跨越式发展
科技兴检增实力。申报2012年度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39项,申报国家级公益项目3项,申报自治区科研项目1项,与新疆农业大学、俄亥俄州动物疾病诊断中心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1项。全年参加国家认监委(CNC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国内外其他权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40项,结果均为满意。组织内部完成涉及食品、动物、植物、棉花、钢材等领域共15类、35项比对试验。1个科研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与广东检验检疫局合作发明的“一种诱捕器底座”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完成72台(套)设备接收和安装、300台(套)仪器设备计量检定。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出入境陆路通道管理系统的程序改版开发和进口食品标签管理系统的安装上线等工作。
借力援疆强基础。2011年,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展开,声势浩大。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全面领导下,新疆局与21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和中国检科院签署项目援疆协议85项、科技援疆73项,涉及干部援疆30人次、人才援疆55人次,现已完成项目援疆80项、科技援疆62项、干部援疆87人次,人才援疆93人次,使新疆口岸一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员素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检验检疫工作不断规范。国家质检总局对新疆检验检疫局实验楼和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项目大力支持,特事特办,其中伊尔克什坦口岸综合实验楼项目已于2011年6月份破土动工。国家质检总局还在预算外向新疆局拨付食品安全检测专项资金、传染病监测实验室专项资金、疫病疫情监测专项资金、机动经费共计2984万元。新疆局积极与对口援疆单位科研项目合作和标准制(修)订,部分直属局援助资金,并为科技人员参与大的科技项目提供了机会;先后组织93人次到援疆单位进行学习培训,对口援疆单位先后派出87人次来疆交流挂职和指导工作,进行现场讲解和方法传授,有效地提升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和检测能力。
创先争优促发展。扎实开展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一诺三评”工作,狠抓窗口单位、窗口岗位建设,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百名党员进百企”、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61个,推出服务新举措、开展的便民活动118条(件),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20次,接待企业和群众咨询16550次,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158件。为促进我国资源性产品进口战略的实施,提前介入新疆大企业进口天然气与原油项目,主动建立联系制度,促进项目早投产;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调研,设身处地积极帮扶民营企业发展。为解决中方运油车在口岸积压的问题,促进资源性物资进口,创新了既监管有效又方便企业的检验监管新模式,帮助进口企业解决难题。对大型钢铁企业进口球团铁矿及铁精粉采用了企业考核书面评定、抽批检验相结合的检验监管模式,简化了检验工作,既监管有效又满足了用户对原料的急切需求。创新检验监管模式,将企业分类和产品分级的二维管理理念运用到市场采购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即将产地局对生产企业的分类情况与新疆局商品风险分级评价结果相结合,确定监管方式积极推动市场采购出口工业商品出口,出口的市场采购备案商品批次和货物总值同比分别增长了53.99%和56.4%,未被国外通报、索赔过。《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