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变“实财”
——山东平邑质监局助推花岗石产业健康发展纪实
“目前,只要世界上有的石材品种,在平邑都能买得到。在世界各地只要有石材的地方,都会有平邑石材人的足迹。”
走进“中国花岗石之乡”、“中国石材之乡”的山东省平邑县,这里的生产厂家和工人都会骄傲的对你这样说,这就是平邑石材产业健康发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山东平邑县质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壮大石材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县域经济五大产业之一的石材产业保驾护航,在使石材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把石材做成了为民造福的产业,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困境思变
平邑县位于沂蒙山腹地,境内以石头多而闻名。现已探明花岗石储量23亿立方米,位居山东省前列。过去祖祖辈辈同石头打交道的平邑人因石头多而穷,因石头多而愁。民间流传着“风吹石头跑,光棍真不少。一村七八个,村村落不了。要想娶媳妇,石头换钱了!”的说法。80年代初,在平邑县决策者的鼓励下,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人开始琢磨石头这篇文章。但他们深知要想做好这篇文章,首要的条件是石头的质量要符合建筑要求,而自己山上的石头到底能不能符合建筑要求,还是个未知数。1985年,在县质监局的协调帮助下,县政府组织质监、环境等有关职能部门,把本县四海山地区盛产的花岗石送到武汉建筑学院进行检验。结果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该花岗石硬度高,耐腐蚀,色泽鲜艳,极具开采价值。这让世世代代因石头而贫穷的平邑人兴奋不已,人们把一喜讯奔走相告。因为石头终于可以换钱了,光棍们可以娶上媳妇了!
教训醒悟
于是,数不清的花岗石从山上开采出来,运往城乡各地的加工企业。花岗石产业开发之初,一台锯几个人就是一个所谓的石材加工厂,这样的加工企业最多时达2000多家。由于矿山开发点多、小、散、乱,投资少,技术装备落后,土法上马,特别是破坏性开采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石材加工方面,由于对石材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点多、面广、零乱,造成了全县到处是锯石机、加工点,市容市貌脏、乱、差,废水、废料等废弃物随处可见。由此带来的营销从业人员多,无序竞争,市场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石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一件事让平邑人醒悟起来,就是销往北京西客站的装饰板材,至今也未能收回全部货款。主要原因是板材质量与达不到他们的质量要求,所以拒不付款。这给加工企业提了醒,那就是再多的产品和资源,没有过硬的质量,就不能赢得好的利润。要想真正使花岗石成为一项产业,必须走以质量赢得利润和市场的路子。
标准引路
为更好地解决石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平邑县质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整合资源市场、提升产业标准化和质量水平”的石材产业发展思路,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就标准化开发问题,经过调查论证,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石材标准化生产专题报告,提出了对矿山和石材生产要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科学开发的要求。要求矿山生产采用国家采矿设计标准,对名贵品种“将军红”优质矿山,实行限量开采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并按照扶优扶强、淘汰落后的原则,对达不到标准化规模生产的企业和矿点,由工商、安全、环保、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依法取缔。净化了石材产业生产经营环境,使有限的石材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确保石材产业的整体质量,在该局的协调和努力下,山东省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平邑工作站于2005年经省质监局批准成立。工作站开展的山东省石材质量招标咨询处、名优产品展厅、业务宣教室、免费开展质检人员培训、石材产品质量抽查和定期检查、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服务等工作,对于确保石材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提高平邑石材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准引路
为更好地解决石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平邑县质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整合资源市场、提升产业标准化和质量水平”的石材产业发展思路,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就标准化开发问题,经过调查论证,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石材标准化生产专题报告,提出了对矿山和石材生产要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科学开发的要求。要求矿山生产采用国家采矿设计标准,对名贵品种“将军红”优质矿山,实行限量开采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并按照扶优扶强、淘汰落后的原则,对达不到标准化规模生产的企业和矿点,由工商、安全、环保、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依法取缔。净化了石材产业生产经营环境,使有限的石材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确保石材产业的整体质量,在该局的协调和努力下,山东省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平邑工作站于2005年经省质监局批准成立。工作站开展的山东省石材质量招标咨询处、名优产品展厅、业务宣教室、免费开展质检人员培训、石材产品质量抽查和定期检查、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服务等工作,对于确保石材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提高平邑石材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赢销
该局在对石材产业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实践中发现,要想使石材产品真正“走出山东、走向世界”,必须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个专门用于石材交易市场的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为实现由石材大县向石材强县的跨越,2006年起,平邑县委、县政府在平邑经济开发区内单独规划建设了占地7平方公里,集加工、展销、质检、培训、物流、仓储等于一体的中国(平邑)国际石材城。石材城划分为东西2个区域,东区占地3平方公里,西区占地4平方公里。拥有石材加工区、工艺品加工区、荒料区、仓储海关物流区、商贸会展区、化工区、机械区、辅助材料区等8个功能分区。目前,整个石材城已有107家石材项目入驻,规模以上企业占到14家。其中,北方石材市场项目总投资12.4亿元,总占地1009亩,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江北最大、全国档次最高的石材加工生产营销市场。
品牌带动
该局坚持把培养石材品牌作为监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协助县委、县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关于加快平邑石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的基础上,着眼于“大、高、外”,进一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派出技术骨干对冠鲁石材、美丽石材、华泰石材等骨干企业技术上的扶持,使其真正跨入全国石材界“第一集团军”。同时,积极引导、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股份、联合、租赁等形式挂靠龙头企业,组成大的集团。不断提高石材产业市场准入门槛,用市场准入的方式逐步将落后的石材企业淘汰出局。加快与国际石材市场的接轨,努力扩大石材进出口能力,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近年来,先后涌现了山东名牌“冠鲁石材”、“美丽石材”等一批名牌产品。平邑县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花岗石之乡”、“中国石材之乡”,山东省石材行业综合实力50强中平邑就有23家。
形成链条
长期以来,石材成品剩下的毛石、碎石都当作垃圾和废料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占地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何帮助生产企业解决这个问题?该局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论证,发现毛石、碎石可作为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的辅料,还可筑河堤、铺路、做蘑菇石砌墙等,边角余料还可以切成不同形状小规格的面砖,镶铺室内外地面、墙面和公园走道。工作人员积极引导生产企业拓宽思路,根据城市建设的需求,发展异形石材,均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也成为石材行业创收的又一经济增长点。为了使石材产业和谐发展,该县在开山挖矿的同时,努力保持生态平衡,将全县开矿后的10万多亩山场重新整理成阶式梯田,并分期投资完成了水利配套,栽上板栗、金银花,使开发过的矿山成为又一座座金山、银山。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平邑县拥有较大规模的花岗石矿山100处,大小石材经营户达1200家,年开采及引进荒料30万立方米,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年加工销售各类板材3000万平方米,石材经营网点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年来,平邑县石材产业实现总产值30亿元,利润4.9亿元。平邑石材,也真真正正完成了从石材到“实财”的转变。(甘信军)
甘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