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通辽市乳制品生产企业多达43家,年产值为6.34亿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不足30%;2008年,通辽市乳制品生产企业减少至8家,年产值为7.05亿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高于80%;2010年,通辽市乳制品年产值为8.85亿元,乳制品一直未检出三聚氰胺,合格率达到100%;2011年,通辽市仅有2家企业通过了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审查……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经过质监部门的严格监管,有效地整顿了乳制品行业,乳制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辽市乳制品产业实现了从数量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2005年以前,通辽市乳制品生产企业处于“小、散、乱”的状况。85%的乳制品企业是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60%的企业不具备生产必备条件,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持续走低,通辽市乳制品质量状况堪忧。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通过变更厂名的方式逃避打击,大量“贴牌企业”的存在给我们质监部门的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狠抓源头监管。第一,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做到“正本清源”。通过生产许可证审查、重新审核、委托加工备案等制度的实施,对企业奶源质量、生产加工、成品检验实行全过程监控。第二,事前保证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加强获证企业后续监管,确保获证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我们采取巡查、年审、回访、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获证企业持续保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必备条件,有效规范获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了食品质量安全。第三,加强执法检查,加大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力度,严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生产的违法行为。第四,加强技术机构的技术装备建设,提高监管能力。“以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是质监工作的特性,近年来,通辽市质监系统高度重视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投入800多万元资金,建立了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市质计所于2010年底新购进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仪、岛津“LC8030 MSMS”液相色谱与质谱联仪等高端检验设备,实现了对农残、兽残、抗生素、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能力由原来的定性、半定量检测提高到定量检测,有效地提高了通辽市乳制品质量安全日常风险监测与检验能力,为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质监部门的科学监管,使得获证企业具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完善的检测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2008年至2010年,共抽查了通辽市8家乳制品生产企业11批次产品,合格9批次,批次合格率为81.8%;2010年7月以后,对90批次的产品进行了三聚氰胺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今年,通辽市鑫牛源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2家企业通过了重新审核。通辽市质监部门将严格按照“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行动的要求,采取“许可重审、驻厂监督、批批检验、防伪包装、统一平台、全程监控、质量追溯”七项措施,进一步规范乳制品企业的生产,实行全过程监管,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切实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总之,通辽市质监局经过几年的乳制品专项整治,取得了抓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提升一个行业质量水平的效果,通辽市乳制品行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郭晶)
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