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剖宫产率居世界第一 专家称自然分娩儿更聪明

中国剖宫产率居世界第一专家称自然分娩儿更聪明 徐骏绘(人民图片)

  阅读提示:

  这是医学上的一个怪现象:明明是健康人,却情愿在肚子上开一刀;别的手术都在走向微创化,可女性的开腹手术却停不下来。这就是剖宫产——一种被人们当成正常分娩方式的手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字,我国的剖宫产率为46.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3倍以上,居世界第一。据我国专家估计,目前,全国的剖宫产率为50%—60%。

  为何剖宫产“高烧不退”?如何才能降低剖宫产率?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    

  怕疼,所以情愿“挨一刀”。许多产妇从一开始怀孕就没想过自己生。我国合理剖宫产数每年应在300万左右,实际数量为800万—1200万人

  在城市里出生的80后、90后,他们中10个有三四个以上是剖宫产儿。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教授田扬顺说,2000年一个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报道,全国多数医院剖宫产率在50%以上,但目前仍在持续上升,全国的剖宫产率应为50%—60%,不排除有些医院达到70%以上。其特点是:大城市大于中城市,中城市大于小城市;城市大于农村;高收入者大于低收入者。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而广大乡镇卫生院却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2002年,专门研究中国剖宫产率的一名前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中国每年至少有100万至150万的剖宫产术是不应该做的。目前全国每年出生近2000万婴儿,合理的剖宫产数字应在300万左右,约为15%;最高也不能超过600万,约为30%。但实际上,我国每年约有800万—1200万人施行了剖宫产术,约占40%—60%。

  江苏南京28岁的张静,去年6月在江苏扬中人民医院剖宫产下一子。“开始阵痛后,需要做检查看宫颈是否打开。那个检查好疼啊,我一直喊疼。医生就跟我讲,如果这点疼都受不了,肯定吃不了生小孩的苦。被医生一说,我就转成剖宫产了。”张静说。

  像张静一样,因怕疼要求剖宫产的人非常多。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邵华江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怕疼,没吃过苦,一点疼都经受不了,反而是外地的农民工因为经济条件差点,自己生的多。”

  “现在,一见医生就要求剖宫产的人越来越多,跟岁数没有关系,跟学历也没有关系。”安徽省合肥市解放军105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步仰高描述,有一次又遇到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生的孕妇,她费尽口舌跟她讲了一个小时,结果孕妇生的时候还是坚持剖宫产。

  步仰高说,该院从1996年就开始推广气囊仿生助产术、镇痛分娩技术等,剖宫产率控制在40%左右,“这在城市大医院里已经是非常低的数字了,很多医院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本是应对难产的手术,如今却成为正常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的出血量是自然分娩的数倍,出血是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剖宫产率超过合理线后,孕妇、胎儿危险性增大

  田扬顺是卫生部“十年百项”气囊仿生助产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推广了20多年,却一直未能为大众广为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医院内剖宫产多于自然生产的人数,而且数字不断升高,该助产技术大部分时间无用武之地。

  作为一名执业几十年的产科大夫,田扬顺发现,剖宫产本是一种应对难产的手术,现在却成为一种正常的分娩方式,人们对剖宫产有太多的不了解。他说,实际上,当剖宫产率异常增高时,孕妇病死率、围生儿病死率不会随之下降,而是回升。产妇近期、远期术后并发症多,对胎儿、婴儿都会有害处。

  研究认为,当剖宫产率超过30%时,产妇相对危险性增高。2000年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与上海市妇女保健所联合调查分析了上海市1978—1997年20年间剖宫产产妇死亡原因。结果显示1997年剖宫产率是1978年的7.4倍,20年间剖宫产产妇的死亡率为24.05/10万,显著高于产道分娩产妇的12.28/10万。在150例剖宫产产妇死亡病例中,由于直接产科原因者为73例,占48.67%。

  当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再盲目扩大剖宫产率,反而会增加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患病率。1980年至1988年北京市平均剖宫产率为25.4%,同期围生儿病死率为13.6%。;1989—1992年剖宫产率上升至35.3%,而同期围生儿病死率却仍在13%。,此期间剖宫产新生儿病死率高达10.6%。,比自然分娩的3.5%。,高出约3倍。

  剖宫产术要求产妇承担比正常自然分娩更多的出血、感染及副损伤甚至切除子宫等并发症的风险。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王亚琴指出,剖宫产术出血量能达到自然分娩的数倍,而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中日友好医院邢淑敏教授认为,剖宫产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高于自然分娩的2—4倍或更高。

  北大人民医院产科教授王山米指出,有些乡镇卫生院也在做剖宫产手术,万一出血过多,在没有血源的情况下,大多数只能切除子宫。而且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目前出现一些新的病种,如剖宫产疤痕妊娠,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造成孕产妇死亡。剖宫产后如果患了妇科肿瘤,这横切的一刀就成为手术中的大麻烦。“手术要竖切,而且是再次开腹,很多情况非常难处理。”她说。

  研究证明,剖宫产远期可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等后果。所谓感觉统合失调,即任何原因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以致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就称为“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定位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多动症,学习能力下降,也与阅读、画线、打球困难等有关,可以造成部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

  自然分娩是最安全、最天然的生产方式,产妇不会遗留并发症。自然分娩儿不易生病,情商比剖宫产儿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很多产科专家均认为,经过产道完成的正常分娩,也称为自然分娩,是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人类最基本、最常见、最安全的分娩方式,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研究认为,自然分娩儿与剖宫产儿在智商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情商上却具有明显差异,自然分娩儿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田扬顺解释,这是因为自然分娩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系统磨练”,还接受了母体分泌的许多激素,如缩宫素、泌乳素、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又统称为“爱的激素”及“母爱激素”,在下一代生长发育中容易获得“人类爱的本性的培养”。国外学者研究提示,如果缺少这些激素,则胎婴儿爱的本性便会受到损害,这种危险性可延迟至青少年期,甚至到成年后才能表现出来。有人深入调查青少年犯罪、自杀、孤独症及吸毒、精神性呕吐、精神分裂症等均是“人类爱的本性受损”的不同表现。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系统磨练”,让自然分娩儿胜出一筹:

  比剖宫产儿聪明——其皮肤及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均较剖宫产儿强,子宫收缩对胎儿的挤压过程,也正是胎儿大脑的初级脑成熟的过程,对其日后脑组织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很大帮助。

  不容易生病——多项研究证实,经产道挤压的自然分娩儿很少患有肺部疾患。自然分娩儿较剖宫产儿易得到母体免疫球蛋白,并有选择性地使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加,因而自然分娩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易患传染性疾病。

  很少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受到宫缩、产道物理张力改变的影响,使胎儿能以最佳的姿势、最小的径线、最小的阻力顺应产轴曲线而下降并娩出。因此,自然分娩儿很少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利于下一代茁壮成长。

  田扬顺指出,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能很快下地活动,很少遗留并发症,也能尽快对孩子进行母乳喂养,但剖宫产后的产妇由于疼痛、注射抗生素等,不能给孩子哺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他还指出,“剖宫产体形好”没有任何科学道理,体形好坏主要与产前、产后是否坚持合理膳食营养与运动有关。(李红梅 张文)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中国医院被惊爆 死婴制成“人肉胶囊” 卫生部
  2. 2强生再次召回六万瓶特效泰诺
  3. 3国家食药监局曝光12种假药
  4. 4北京12种果干果脯因二氧化硫超标下架
  5. 5贵州桐梓毒气泄漏地80余名学生再次中毒
  6. 6食药监局曝光15家发布虚假药品信息违法网站名
  7. 722种添加剂将被重点监控 罂粟壳列入非添黑名
  8. 8贵州桐梓106名小学生中毒 因工厂超标排污
  9. 9卫生部:中国现有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检测方
  10. 10我国多省发现“蜱虫病” 已致10余人死亡
  1. 1女护士被群殴 遭非礼 至今昏迷
  2. 2中国医院被惊爆 死婴制成“人肉胶囊” 卫生部
  3. 3 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有1亿多精神障碍患者
  4. 4袖珍婴儿出生体重仅500克 捧起他像捧块豆腐(
  5. 5抢盐事件再现:广东多地出现抢盐现象
  6. 6卫生部建记者黑名单引网络争议
  7. 7蜀中制药涉嫌用苹果皮做板蓝根 年销售20亿
  8. 8 “三聚氰胺赔偿基金”去向成谜
  9. 9美国“月子中心”服务中国白领 孩子出生即为
  10. 10尼美舒利事件:禁止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1. 17月投诉报告:网购诈骗与汽车维权难问题突出
  2. 2网络婚介在纠结中前行
  3. 3快递公司“霸王条款”:收件人无权投诉
  4. 4工行员工上班打瞌睡 冷面待客不讲诚信玩忽悠
  5. 5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6. 6“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7. 7信阳部分加气站:手续不全存安全隐患
  8. 8“奥的斯”质量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9. 9何妨对高铁宽容一点
  10. 10软质量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