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 曾利明)“鸡蛋加糖精死亡,大葱蘸蜂蜜断肠,土豆和香蕉长雀斑,韭菜加菠菜滑肠腹泻”。这些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食物相克说法是真的吗?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营养专家葛可佑教授今天明确给予否定。
他在此间举行的“食品安全专家研讨会”上称,当前宣扬食物相克的书泛滥,有些影视剧作品和网站甚至用所谓“科学观点”,解释为何“水果跟大虾同吃会有砒霜效果”。调查发现,从2003到2008年,全国出版的食物相克书籍有61本;收集到的159篇文献资料中有六分之五肯定食物相克。
葛教授指出,这些宣扬食物相克文章,没有理论解释和实验证据,完全属于不存在,不真实,不可靠的传说。他说,其实早在1935年,南京大学生化系教授郑集就对食物相克进行了研究,并从民间传说的184对相克食物中挑出14对进行动物实验,之后又选出来7对人常吃的给研究人员食用,结果一切正常。
为验证这一结论,中国营养学会2009年分别在兰州和哈尔滨的高校选择了100位20至45岁的健康人,在一周内吃了“猪肉加百合、鸡肉加芝麻、土豆加西红柿,韭菜加菠菜”等多种“相克食物”,结果均未出现中毒和相克的表现。既然没有中毒,怎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呢?葛教授认为,原因是古人没有感染知识,只能从病状上归因,此外还有一些是特殊体质过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的创始人、《中医饮食营养学》作者翁维健教授认为,食物相克论调卷土重来,并具有数量增加,采用现代语言改头换面的特点。出书的都是非医药、营养专业的机构,且条目随便,内容粗糙,说理不足,缺乏科学依据,大都是无稽之谈。
翁教授认为,这些书籍利用公众科学素养不高,鉴别能力不强,用“新,奇,特,玄”吸引读者眼球,以提高销售量来盈利。他强调,现代食物相克,并不是中医遗留的问题,清代医者就已提出,“稽之于古则无征,试之于人则不验,徒令食忌不足取信于后世而已。” 清末就很少再提食物相克之说。
他强调,食物相克要不除,人无宁日,医无宁日,并建议营养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应法规,旗帜鲜明地对食物相克论调进行干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谷晓红、养生康复系主任林殷,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贾健斌、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徐筠等一百多人出席了由北京青年报组织主办的此次研讨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