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椅子”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胡斌武教授认为,现在国际一体化,空椅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种现象。
对于这种趋势,应该以谨慎、淡定应对。如果单纯从经济学上分析,这是我国的很大损失。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几十万上百万的费用,国内的大学,甚至高中都成为外国大学的预科班,教育资源的损失非常可惜。
这种空椅子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反省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文化,学生期望的身心发展。也能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是家长对教育体制的逃避远离,学生课业过重的问题,几十年都没有解决,教育制度很难一下子扭转,但是我觉得近几年已经有实质性的动作,比如高考制度有了渐进性的改革,教育综合体制也有了修补完善。
新东方雅思项目兼国内项目部主管娄默默也认为,空椅子现象愈演愈烈,表明很多有教育理想的家长对现在的教育体制很失望,从正面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倒逼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好在现在很多细节也已经表明我们已重视教育体质的改革问题了。
“空椅子现象”敲响教育“空心化”警钟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在多个场合谈到,国内高校生源面临危机时,越来越多的人出国留学,意味着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不强,已逐渐被部分考生抛弃。假如国内高校还不反思其中的问题,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走向破产、关门——到2020年,我国18岁到22岁年龄段人口将减少3800万。而高校所需反思的第一条,就是怎样给受教育者更高的教育回报。
过去,由于文凭还比较值钱,高校对于受教育者的回报,可以是“一纸文凭”,由此可以朝南坐,不关心学生的成长、不关注课程质量,而现在,当文凭在就业市场中失色,大家所关注的就是教育的内涵。这是我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相差最大的地方,国外大学普遍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功能,包括科研,也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可我国内地大学,非但不重视教育,还存在严重的教育行政化和学术行政化问题,这导致教育的“空心化”。这一局面不改变,内地大学当会被更多学生抛弃。
为“应对”这种局面,教育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这种措施,或可保护内地高校一时,但是,只有真正直面竞争,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正道。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有竞争意识与竞争活力。
【观点碰撞】
出国留学也是一种投资,须量力而行
“现在出去的人还是太少,还不够。”浙大求是学院蓝田学园书记、电气工程教授、博导江全元说,相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国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频率太低了。
从绝对数量上看,我们的学生到国外留学的数量可能比较高,但比例却很小。
江教授说,浙大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平时他也经常会鼓励学生走出去。国际交流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就应该鼓励更多的人走出去。
“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高校,但相对于我们的学生数量,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太少。”江教授说,他曾经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过两年,对于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他觉得各有优点。国内的本科基础教育是得到公认的,而国外高校的研究水平可能相对高一些。
对于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孩子和家长,江教授有两点建议。一是量力而行。毕竟出国留学会有一笔不菲的花费,出国也是一种投资,付出这么多总会希望有回报,选择之前要考虑好成本和回报。第二点,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在国外读书并不容易,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的障碍,都是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客观分析孩子的性格、学习情况后,谨慎选择。(金丹丹 张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