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者不等于中产 中产应有官方标准

  - 他山之石

  世界各国中产标准不一

  纵观世界各国,对中产阶层多有大致标准。比如在美国,一个3口之家,12万美元/年,人均4万多美元,这样的收入,才认为是一个中产的起步水平。巴西中产收入标准是7032—30360美元/年;俄罗斯,2004年11月的标准,是工资收入为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的人。

  “中等收入指标按家庭恩格尔系数测算”

  - 释疑

  张丽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上述关于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报告由其研究撰写。

  新京报:你在报告中评价中等收入的标准是什么?

  张丽峰:我的研究报告使用了消费指标,选取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作为测度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指标,即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报告中的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而不是某个居民个体的恩格尔系数。分母中的“家庭消费性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支出,但居住支出不包括购房和建房支出。

  新京报:财政部公布的月收入3500元以上的人数为2400万人,与你测算的中等收入有近10倍的差距,如何解释?

  张丽峰:一是财政部对纳税人数的统计是将有收入的居民个体作为对象,我的文章是以居民家庭为对象;二是目前我国个税的征收标准是统一的,我的文章里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标准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都是不同的。所以,两者的范围和标准都不同,不能放在一起进行简单的比较。

  新京报:有很多读者看到你的结论之后,都认为自己是“被中等收入”了,你的看法是什么?

  张丽峰: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这些朋友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全面、系统阅读这篇文章,对本文界定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准不了解;二是文中列出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是全国的平均数值,不能将其作为衡量某个城市某个家庭或个人是否达到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准;三是先用自己心目中的中等收入阶层标准来衡量自身及周围居民的情况,然后再与本文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四是本文中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已经过去两年,可能有一定的时间差。

  - 专家观点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较为符合事实”

  发达市场经济体的中产阶级比重一般占到三分之二,目前我国中产的整体比例依然较小。2.3亿中等收入人群较为符合事实。

  拿中国的标准跟美国比并不具有可比性。 根据各国的经验来看,对于中产都有一个共同的简单的内涵:有车有房。这群人有了自己的资产,更希望社会稳定,也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同时由于其强劲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是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虽然我国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资产价格泡沫明显,房价、物价正在成为中产阶层面临的主要压力,但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不仅中产阶层有,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同样需要面对。虽然房奴、车奴、卡奴很多,但是毕竟敢买房,就能扛得起这样的压力,和周围买不起房、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人相比确实已经是中等收入了。

  - 网友“微”观    “更像中等收入陷阱”

  @福铬:这个报告定义的城镇居民中等收入阶层是家庭恩格尔系数在0.3到0.373之间的那部分人,去年城镇人均食品支出是4805,如果是三口之家的话家庭年收入在3.8万到4.8万之间,中等收入就这水平?

  @五岳散人:报告称,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口,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我这里有另外一个数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后,中国缴纳个税的人数是2400万。连个税起征点都到不了,也算中等收入?

  @五爻飛龍:在许多所谓中产阶级眼里,身边总是危机四伏,让人不安。这种焦虑、不安全感表明,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优雅稳定的中产,只是处于虚幻中的“中产幻像”,面对的更像一个“中等收入陷阱”。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中央部门三公预算盘点:信访局增幅最高
  2. 2渣打银行中期财报
  3. 3月最低工资标准深圳最高 小时工资标准北京最
  4. 4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数据被指过于简略 百姓难看
  5. 5多家上市公司发声明撇清高铁事故干系
  6. 6银监会公布“三公经费” 去年公车支出超2.3亿
  7. 7北京居民加薪方案近期出台 拟建“价格调节基
  8. 8"亢奋"CPI下的中国百姓民生经 吝啬
  9. 9肉价飙升为哪般? 今春仔猪疫情造就“猪疯狂
  10. 10中央部门接待费排行:住建部26万 中科院9995万
  1. 1桑兰索赔案进展:证人证词曝光桑兰被性侵犯细
  2. 2本·拉登被击毙引发全球震荡
  3. 3农夫山泉水喝出虫卵 厂家赔偿少引消费者不满
  4. 4“一枚疯狂的贰角硬币”直接炒到3万
  5. 5渣打银行“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评选活
  6. 6贷存比施压银行下揽储“军令” 推高理财品收
  7. 7预防腐败:购物卡“实名制”
  8. 8一张银行卡收费账本:一年可被收费近两百元
  9. 9银行服务收费玩两面派 “明减暗增”难有真实
  10. 10信用卡摆摊死灰复燃 银行被指发卡授信太随意
  1. 1网络婚介在纠结中前行
  2. 2快递公司“霸王条款”:收件人无权投诉
  3. 3工行员工上班打瞌睡 冷面待客不讲诚信玩忽悠
  4. 4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5. 5“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6. 6信阳部分加气站:手续不全存安全隐患
  7. 7“奥的斯”质量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8. 8何妨对高铁宽容一点
  9. 9软质量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10. 10暴利的“达芬奇家具”伤害了谁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