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4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剑鱼、吞拿鱼等深海鱼的刺身是不少港人至爱,但要小心进食过量会导致水银(汞)中毒!
香港中毒咨询中心(简称中毒中心)发表的香港水银接触报告,揭露一名两岁童因进食海鱼几乎水银中毒,其血汞值一度高达387nmol/L,远超正常的77nmol/L的水平,要连续19天服用副作用高的药物(DMSA)治理。专家呼吁,孕妇及小朋友要特别小心,不要进食过量的深海鱼,如剑鱼、吞拿鱼及鱼翅等。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出,他们一向也有监察食物中的水银水平有否超标,从2010年至今年6月,被验出水银超标的水产样本共有9个,包括3个剑鱼样本,2个银鳕鱼样本,和鲶鱼柳、白鳕鱼、红虾、蓝鳍吞拿鱼样本各1个,水银含量由0.71至1.6ppm(即710至1600微克/公斤)不等。水银含量最高是去年7月公布的冷冻剑鱼。
根据世卫安全标准,孕妇和儿童每周每公斤体重不能摄取超过1.6微克水银,以体重60公斤孕妇计算,即每周最多可摄取96微克水银,即进食6片上述冷冻剑鱼(以刺身分量10克计),已超出安全上限,只重20公斤的儿童,甚至吃2片已超标。
须接受带副作用治疗
中毒中心分析2005至2009年间41宗有关水银超标的求助个案,求助者年龄由2至77岁不等。除意外打破水银温度计外,进食海产是本港市民最主要接触水银的源头(各种接触途径宗数及比率见图)。当中3名病人要接受带不良副作用的螯合疗法(chelation),其中1人更是年仅两岁小童。
中毒中心总监刘飞龙医生表示,正常人的血汞值介乎77nmol/L,超过200就可能中毒,超过300、400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他指出,2岁童血汞值高达387nmol/L,极可能中毒,但因医生及时治疗才无事。他说,螯合疗法有一定副作用,中心主张要谨慎使用,但水银中毒对身体影响更大。在平衡风险利益后,医生共为该小童处方19天的解毒药物DMSA。刘飞龙表示,一般因食鱼而水银超标只需戒食深海鱼1个月,血汞值便回复至正常水平,毋须用药。
可致畸胎失明弱智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解释,因为水银会以甲基汞的有机形态在食物链不断累积并放大,通常在食物链的位置愈高、体型愈大的鱼,其甲基汞含量就愈高。他指出,甲基汞可通过胎盘经孕妇传至胎儿,影响胎儿发育,可能造成畸胎、胎儿失明、失聪及弱智等问题。
不过他说,深海鱼有丰富的Omega3及脂肪酸,对儿童发育有益,过去研究显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鱼甲基汞含量并非太高,他建议孕妇及小童勿食过量即可。打破水银温度计是最常见接触水银的源头。刘飞龙说,一旦打破水银温度计,要彻底清理及用胶袋封好,切勿用吸尘机吸走水银,以免水银挥发于空气中更易被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