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们关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质量经济。
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振奋不已,也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慨万千;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群起共鸣,也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黯然无语,更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到无比困惑。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不仅映照着中国制造的百态;也透视出中国社会和民生的现实。
这些事件像一个个节点,共同构成了中国质量经济的发展史,同时,也不断促动着我们的社会在警醒中向前。
我们按时间顺序,节选2010年的部分“节点”,归纳过往事实,更试图提出问题,因为,“有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比给出答案更重要”。
——编者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本刊记者 宿希强
1问 为什么昆明新机场垮塌是“责任事故”?
这是继2007年湖南“凤凰塌桥”之后的又一起重大工程责任事故。二者惊人地相似,同样是政府“重点工程”,同样是疏于建筑质量。
时间是2010年1月3日,新年的第三天。因“支架局部坍塌”造成的这起新机场航站区停车楼及高架桥工程配套引桥垮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16.75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支架架体构造有缺陷,支架安装违反规范,支架的钢管扣件有质量问题,采用从箱梁高处向低处浇筑砼的方式违反规范规定,导致架体右上角翼板支架局部失稳,牵连架体整体坍塌。”在调查后的官方说法中,总投资达到234亿元、主体工程投资达188亿元的这起事故,是由于有关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及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认真履行支架验收程序,未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及扣件进行检查与验收,发现支架搭设不规范等事故隐患后,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最终导致发生的一起“责任事故”。
“责任”,沉甸甸的两个字。
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诸多工程质量问题,建筑质量问题——整个建筑领域,已经到了令公众难以容忍的程度。并且,这种情况始终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无奈之下,公众只有调侃。“楼脆脆”、“楼歪歪”、“楼垮垮”等就是明证。其中,“楼垮垮”事件至今仍是“罗生门”,国家级鉴定中心与省级鉴定中心两份质量鉴定报告“互相打架”,当事各方无一人受到处理。谁又来对此负责?
中国建筑界的生态环境堪忧。而昆明新机场垮塌事故再次暴露了建筑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建筑工程的转包和非法分包已成为中国建筑业的普遍现象。一个工程经过层层转包或者层层分包,工程利润层层盘剥,到最后接手是各种大小包工头。为了维持利润,就极容易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出现工程质量隐患或者安全隐患,也极容易导致职务腐败行为发生。这是建筑行业的毒瘤。它所引发的市场混乱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是专门的劳务分包公司也不是很正规,这就是市场的现状。”
可怕之处在于,据报道,这是大的市场环境的问题,现在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一个企业只能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试图解决,但市场链条很长,一个公司的管理能有多大效果也不能完全确定。”
建筑质量差的这个“死结”,何时才能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