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金忠 莫 言 孟宪臣 刘春雁
自今年5月以来,美国连环法规苛责进口食品,飘忽市场环境,使山东烟台50余家食品企业出口量锐减两成。
几乎与此同时,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开始高调“棒喝”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烟台外销食品罩上一层阴霾。受此波及,裹粉、油炸、调味类等年出口额高达3.5亿美元的烟台食品,有些不知所措。
“今年前5个月,烟台输向美国的食品和农副产品一共有1533批,这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43%。”烟台检验检疫部门相关人员透露,目前,烟台市50余家出口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倚重于美国市场,出口量的锐减对企业利润打击不小。
出口的灰色调,与美国官方在最近一月时间连出的3部严规关联不小。5月中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先后修订了《进口食品预先申报规定》和《供人类和动物消费食品暂扣规定》两部暂行法规,加上4月份美国农业部(USDA)出台的拟对所有进口肉类及蛋类产品实施扣留检验制度,美国食品安全相关官方主管部门均依据《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对进口食品(包括宠物食品)制定了更为苛刻的查验规章。
“3部规章虽政出两门,但均以《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为基础,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措施”。专家进一步解释说,USDA法规称将在入境口岸对进口肉蛋类产品实施扣留检验,每批入境产品在未经检验合格前,不得通关、销售、使用;FDA法规则规定主管机构可以强制扣留怀疑质量或标识有问题的产品,同时要求货物入境前提供包括该类货物以前曾在哪个国家被拒绝入境等内容在内的进口声明。
FDA接连棒喝“进口食品”,已让众烟企愁眉不展,而更大海外市场范围内抬高的“过敏”检测,也向烟台袭来。
“继微生物、农兽药残、添加剂等常规壁垒措施外,过敏原成分检测,有日渐发展为欧美等发达国家限制我食品出口的新技术性壁垒趋势。”据烟台口岸检疫专家介绍,今年以来,澳大利亚连续通报我国生产的冷冻稣鱼产品和速冻春卷未明确标注含有花生类过敏原成分,责令我生产企业召回产品;欧盟于2009年9月通过快速预警系统向其成员国预警称我未申报过敏通报次数显著增加;而2010年美国对我食品安全通报中,过敏等成分标注不清占通报总数的近1/4。
据了解,随着烟台食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日渐成为出口主流,尤其是裹粉、油炸、调味类食品正成长为出口新的增长点。去年,烟台口岸年出口相关产品3.5亿美元。专家表示,此类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面粉、面包渣、调味料等多含花生、鸡蛋、牛奶等致敏成分,国外强化过敏原成分检测,将极大影响烟台市高附加值食品出口。
“美国的新规章,将使食品相关产品入境通关周期和费用大幅增加,造成产品成本相应提升,企业应积极寻求适当的信息沟通渠道,有针对性地调整生产、发货计划,避免不必要损失。”烟台检验检疫局动检处有关负责人说,新规章规定,对于有风险而未申报的产品,海关会自动扣留,并通知FDA介入调查,产品的收货人将被要求向FDA作出合理解释。FDA还将亲自到相应工厂实地检查,费用由厂方承担。对此,出口企业应注意美方的备案申报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谈及过敏原成分使用和标注,专家则认为,“磨内功”是关键。一方面,对含有不同过敏原的原辅料应明确标识、分别存放,并防止加工过程中不同过敏原成分的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则应对出口产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进行标识,以确保符合进口国要求。
据了解,目前,烟台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对企业储存、加工、标识等关键工序的监管,确保安全使用含有过敏原成分的原辅料。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