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解读房产税“正面效应” 称改革方向应肯定


    资料图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中新网博鳌8月18日电(记者 付美斌)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18日出席此间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发表题为《房产税发条:试点中的房产税实验与扩大》演讲时,对中国房产税作用、改革方向和要领等进行解读。

  2010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愈来愈紧,上海、重庆又率先试点房产税,市场和民众普遍关注房产税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实施。对此,贾康给出了肯定,“中国房产税改革非常必要。”他说,在中国要完成社会经济转轨,真正构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房产税的改革方向应该肯定。

  贾康认为,中国地方税收体系不成型,国民经济中房产调控需要标本兼治。

  贾康对地产界恐慌房产税进行了批评,“改革特别关键的就是要进一步营造开明的氛围和要给社会公众必要的信息,使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能够吃定心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造成比较普遍的恐惧。”

  贾康认为,房产税有四方面显著效应。首先是解决中国税制结构里直接税比重偏低的问题。 “中国现在的直接税非常可怜,企业所得税这方面没有提高的空间,个人税就是优化再分配的必要工具,但个人所得税这次改革之后,它代表的结果,中国直接税比重不升反降。剩下来可以考虑的直接税改革方面可做的事情,遗产税、赠与税,但近期肯定不会正面涉及。” 贾康说,“唯一可以在这方面改进的,就是不动产保有环节,我们称为财产税表示的不动产税或者房地产税。这个税制建设首先在中国整个税制合理化方面抓住的必要环节。”

  第二,房地产税形成制度框架,可真正校正地方税体系。贾康说,“中国地方税体系不成型,直接联系各方面现在都在批评的中国地方土地财政问题。地方政府淡出考虑本届政绩,将矛盾后移,只是考虑严重的短期化,这是土地财政偏颇。”

  第三,房产税可支持房地产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压抑它的泡沫,使它的正面效应更好贡献于国民经济全局。

  第四,房地产税是不动产保有环节,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抑制两极分化、抑制收入差距、财产差距过度扩大的必要的再分配工具。

  在谈到房产税路径选择时,贾康首先对上海及重庆的房产税试点表示了肯定。贾康认为,房产税对既得利益的威胁很大,事实上这也是房产税推广的障碍。此外,上海和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以来,有这样一种声音,房产税征收过少,房价并未出现下跌。对此,贾康表示,“房价并没有应声而落,这也合乎逻辑。”房产税的效果需要一定时期才能显现,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贾康还认为,经济手段里面的税收是不可忽略的组合工具,房产税调控长此下去,这种效果就会明显体现。“我们现在应该考虑试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然后再考虑怎么去扩大覆盖面。”贾康建议,管理部门应该更加公开透明,特别是对未来社会走向应给民众吃定心丸:房产税无论如何演进,都不会威胁到居民的基本住房;如果覆盖居民的第二套房,税率应该从轻。(完)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二三线城市限购名单未公布 房价或将报复性暴
  2. 2温州300套安置房疑被干部私分 村支书独吞55套
  3. 3北京限购半年房租持续高涨 部分北漂被迫离开
  4. 4北京5300户家庭骗取保障房被取消申请资格
  5. 5南京红会老年公寓被曝光 疑免费圈地搞地产
  6. 6北京"最牛钉子户"被强拆 补偿协议
  7. 7北京出租屋枪击案调查:血脚印延伸数十米(组图
  8. 8达芬奇被查封500万产品 称退货政策1周后出台
  9. 9上海工商管理部门责令达芬奇公司停售不合格产
  10. 10“最牛蜗居”200平住30余人 无可奈何的租房之
  1. 1山西大同居民遭拆迁公司夜袭 政府做出8项承诺
  2. 2北京"最牛钉子户"被强拆 补偿协议
  3. 3郑州豆腐渣安置房被拆 业主担心已竣工楼房质
  4. 4河北香河强征数千亩耕地卖给开发商遭农民抵制
  5. 5举报者为揭建筑业潜规则 愿出10万开胸验肺
  6. 6"最富低保户"潜伏3年无人知:名下拥有6处房产
  7. 7承包林地盖别墅 北京首例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公
  8. 8达芬奇被查封500万产品 称退货政策1周后出台
  9. 9世界冠军别墅被拆 城管回应重建遭质疑
  10. 10从111元到680元 统计局“让居住支出飞”
  1. 17月投诉报告:网购诈骗与汽车维权难问题突出
  2. 2网络婚介在纠结中前行
  3. 3快递公司“霸王条款”:收件人无权投诉
  4. 4工行员工上班打瞌睡 冷面待客不讲诚信玩忽悠
  5. 5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6. 6“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7. 7信阳部分加气站:手续不全存安全隐患
  8. 8“奥的斯”质量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9. 9何妨对高铁宽容一点
  10. 10软质量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