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龙不治水 违规原因待深究
记者采访了解到,2004年以前河北省内开建的高尔夫球场,分布在廊坊、秦皇岛、石家庄等多个城市。而之后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则多被改头换面冠以“生态观光园”“体育休闲俱乐部”等称谓,只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才能核查清楚。
记者在廊坊6家高尔夫球场之一的京华高尔夫球俱乐部采访,对于近期媒体关于高尔夫球场偷采地下水问题的报道,该俱乐部一名负责人说,由于各家球场地理位置不同,用水量、水源也不相同,季节不同用水量也不相同,因此不能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法来计算所有球场的用水量。他说:“我们球场占用的是潮白河的河滩地,饮用水是地下水,球场草地用的是潮白河水,每年用水量20万至30万立方米,水费每年交当地水务部门。”
一些基层水务部门负责人说,正规高尔夫球场很少,用水量、水源相对好监管些,但是违规球场由于改头换面,别说监管,有的球场如果不是被有关部门查处,就连这些球场建在哪里都不知道。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处处长郎洪刚说,由于很多高尔夫球场都是非法建设的,因而没有取水许可,水利部门无从知道其用水量的多少。
在国家三令五申情况下,各地为何依然冒出大批高尔夫球场?国土资源部官员分析认为:第一,高尔夫球场往往配套建设高档商品房,可借建设高尔夫球场之名,行大规模建设高档商品房特别是别墅之实,以乡村俱乐部、城市公园和休闲公园名义建设高尔夫球场,开发房地产。第二,一些地方曲解国家政策,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有一句话是“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国务院通知实际很明确,发展高尔夫前提是“规范”,就是相关规范政策出台前,现在一律不准批。第三,高尔夫运动项目重返奥运赛场,也刺激了地方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冲动。第四,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政策措施缺位,一些地方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先上车后买票”。
在职能部门监管方面,“多龙治水”等于“无龙治水”?记者采访中一些干部说,目前发展改革、国土、水利、林业、体育、旅游等相关部门共同监管高尔夫项目,各部门仅从自身角度出发各管一块儿,形不成合力。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员对记者说,国家对高尔夫球场明令限制,甚至禁止供地,但少见对违规建设的实施拆除。
高尔夫球场泛滥,有地方政府视之为提升形象标志而大力推波助澜的因素;也有房地产商为提高商品房档次、增加绿地面积而主动为之的因素;甚至不排除个别党政官员渎职、腐败的因素。记者在采访中,一些基层国土局执法人员反映:许多地方高尔夫球场是地方政府为提升形象、营造良好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环境而引进的项目,所以国土部门执法时往往力不从心。
生米已成熟饭 对违规球场该咋办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2004年,国家发布一纸禁令后,没有提出对已违规建成的高尔夫球场的解决办法,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廊坊市发改委社会发展科科长张桂苓认为,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高尔夫产业发展、整顿治理等具体条例,使地方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占用耕地的高尔夫球场,应勒令其土地复耕,坚持“谁建设,谁承担损失”的原则。如果仅对违规高尔夫球场进行罚款处理,使其变相合法化,只会造成其恶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