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电:我儿子今年24岁了,大学毕业一年多,已经换了4个单位,不是嫌待遇不好就是嫌没有前途。从今年9月起,他干脆辞职回家,现在变得越来越沉默,也不愿和我们沟通。作为父母,我们眼看着他这样浪费大好的青春,实在心急心痛。 周先生
记者调查:近日,本报96333热线接到不少读者来电,寻求心理援助,其中大多数都是家有“啃老族”的父母。父母们很困惑,原本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变成了自暴自弃的“啃老族”。心理专家提醒,所有孩子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父母的问题,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
案例一
找不到工作还理直气壮
周先生的儿子周云(化名)今年24岁,曾在长沙一所大学就读。毕业一年多来,儿子已经换了四个单位,每到一个单位,不是嫌工作单位待遇不好,就是嫌行业没有前景,就这样频繁跳槽,渐渐丧失了对工作的信心。今年9月份开始,他干脆搬回了家,当起了“啃老族”。
“不是我不想找工作,而是现在根本没有适合我的工作。”面对家人、亲戚的质疑,儿子理直气壮地回复。由于天天呆在家里,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儿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周先生说,他们想和儿子好好谈谈,但儿子每天根本说不了几句话,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玩电脑,沟通越来越困难。
案例二
而立之年还在啃老
比起周先生,谢女士的儿子更加“闹心”。“30岁,别人都成家立业了,他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谢女士和丈夫都快愁死了。
谢女士说,儿子李明(化名)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都很好,是老师眼中“佼佼者”,也是他们的骄傲。但进入高中后,因为是保送生,儿子开始有些骄傲自满。在学校组织纪律散漫,上课经常迟到早退。老师多次劝说无果后,对李明越来越失望。而一直受宠的儿子接受不了忽然“失宠”,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也开始产生抵触情绪,放纵自己,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高三时,他勉强考上了本市一所专科学校。
现在,儿子大学毕业已经8年了,由于高不成低不就,除了在其叔叔的公司工作几个月外,其余时间都呆在家里。没有工作,没有朋友,生活过得一团糟。更有甚者,稍不如意,还会对母亲发脾气,有时甚至还大打出手。“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谢女士既无奈又无助。
专 家
家长应帮孩子培养正确就业心态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家庭的‘宠儿’,过惯了顺风顺水的日子,刚踏上社会,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他们有很重的挫败感,由于缺乏面对的勇气,很容易做出逃避的选择,而‘家’是最为安全的港湾,从‘佼佼者’沦为‘啃老族’也就不足为怪了。” 长沙市心理学会资深亲子教育专家刘亚分析。
刘亚说,从她接触过大量的案例来看,出现这种落差首先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缺乏耐心,要么脾气暴躁、棍棒相加,要么百依百顺、事事迁就,而一旦大学毕业后孩子找不到工作,家长又片面地责备、冷落,如此悬殊的态度转变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经历大冷大热后的孩子常常有挫折感,极易导致心理崩溃。”刘亚提醒家有毕业生的家长,应特别重视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在孩子无助时给予支持与鼓励。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困难与挫折是暂时的,只要确定好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机会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同时,家长应摒弃面子心理、攀比心理,给孩子以理解和宽容,必要时可以拨打晚报热线96333向心理专家求助。(记者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