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是广袤富饶的,除了被赋予“能源新都”的称号,这里沃野千里,水草肥美。红枣、羊肉、羊绒、大明绿豆、小米、荞麦名扬四海,红枣产量占到国内市场20%,羊绒产量占到全省总量的80%,羊肉产量占省内市场的40%,大明绿豆占日本市场的近30%。
发展经济,必须做强品牌。时任榆林市市长、现任榆林市市委书记胡志强,曾经特别强调指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对做强县域经济、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意义。他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定边马铃薯打造成一个品牌,而不是一个品种的发展。要将中国马铃薯大县变为强县,需要品牌的保护。最近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为了发展定边马铃薯付出的努力。”
榆林市质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在全面实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5695”工程、大力发展“四季农业”工作中,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激励措施、扩大宣传、拓展服务,积极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产生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已经有6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它们是“子洲黄芪”“清涧红枣”、“府谷海红果”、“定边马铃薯”“横山羊肉”、“榆阳区豆腐”。
品牌的带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榆林已经形成了900万只羊子、11.3万公顷玉米,10.7万公顷红枣、21.3万公顷小杂粮、18.7万公顷马铃薯和5000多公顷设施蔬菜的生产规模。榆林成为全省羊子第一大市、马铃薯第一大市、全省第二大“粮仓”。
其中,定边县广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36家企业被国家相关部门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清涧红枣
黄河的“绿”名片
清涧县时任县委书记高永东(右一),时任县长、现任县委书记马治东(左一)在清涧红枣示范基地调研。
“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弯,好枣出在咱黄河滩。”清涧因红枣而出名、因红枣而发展。清涧因此被称作中国的“红枣之乡”。
目前,全县有枣林4.6万公顷,产值7.2亿元,其加工产值11.1亿元,红枣对全县农民纯收入、工业经济和GDP的贡献率分别达52%、70%和33%,已经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撑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龙头产业。
榆林清涧县地处黄土高原腹部,区域内河谷空旷、日照充足、极温较多、水文极佳,是公认的红枣优生区之一。
加快发展红枣产业,成为县委县政府实施“富民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县委书记马治东认为:“清涧地下资源匮乏,发展红枣产业是清涧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把红枣产业当做一项名片产业、翻身产业来抓,不仅要坚持走以红枣产业为主的‘一县一业’发展路子不动摇,而且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产业建设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和互利双赢。”
名片产业就要有品牌效应。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县委、县政府做强品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省、市、县质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清涧红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有13家企业申请使用“清涧红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扩大品牌效应更需要政策支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红枣产业化进程的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红枣产业。
加强基地建设。以创建干旱山区国内一流的有机红枣基地为目标,建立优质高效基地。
突出工业建设。大力发展枣木枣肥加工,废渣弃料利用等关联产业,拓展工业领域,牵引枣业转型升级。
促进市场建设。筹建陕北(清涧)红枣集贸市场,组建中国“清涧红枣”品牌营销公司,扩大市场份额。
重视科技建设。建成了“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枣业共性科学技术总结小组,办好“中国清涧枣网”和“中国西部红枣论坛”,提高科技对枣业发展的贡献率。
注重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红枣民俗、饮食、工艺美术等文化,增强“风韵枣都”枣业文化的扩张力和影响力,达到“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目的。
子洲黄芪
发展的新支柱
子洲县委书记雒凤翔(左一)在企业黄芪车间,向董事长姬存良(右一)了解黄芪种植、生产、销售情况。
子洲县委、县政府依托黄芪资源优势,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黄芪产业,目前,全县黄芪种植面积5000多公顷,年产黄芪2880吨,产值达4032万元。黄芪成为助推当地农业增效、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子洲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是黄芪生长的最佳优生区。
早在2006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子洲黄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领导小组”,2008年成为榆林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之后,县委、县政府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品牌保护措施。要求质监、宣传部门加大对子洲黄芪的品牌保护和宣传力度,以提高子洲黄芪的知名度;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在项目安排上向黄芪的种植和加工上倾斜,加快黄芪产业的发展;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黄芪优良品和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工作,提高黄芪单产和产品质量,提升其国际国内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县政府投入600多万元扶持黄芪产业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万顷黄芪标准化示范园产生明显带动效应。成立了以县质监局牵头,组织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制定《子洲黄芪生产技术标准操作章程》(简称《章程》),使黄芪的品质有了显著提升。
在品牌的带动下,“子洲黄芪”的市场销售一路走高,与2007年相比,每公斤湿黄芪售价净增6元到8元,每公顷均增收48000元左右。
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资金补助和科技支撑等多种措施,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链的延伸,一大批企业纷纷来到子洲投资办厂,效益明显提升。
子洲县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天赐公司,经济效益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他们与日本枥本天海棠株式会社合作,建设黄芪、甘草、远志、板蓝根等多种中药材种植基地。产品远销我国香港等地区,进军日、韩等国。截至目前,该县以黄芪加工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20余家,年加工黄芪6000吨。
黄芪成为子洲响当当的县域经济名片。
府谷海红果
农民的摇钱树
丰硕的果实
“家有5株海红子,顶养一个好儿子”这是陕西榆林府谷县当地群众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红果的美喻,他们也高兴地称海红果树为“摇钱树”。
海红果是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特有的果树品种,在府谷县的栽培历史已逾千年。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红果产业发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特色果品海红果产业化开发项目》为指导,努力打造中国海红果生产基地,将海红果作为省、市特色产业申报并组织实施。
一是完成全县规划建设的1万公顷标准化优质海红果示范园建设任务;二是建设海红果鲜储、冷藏库,使全县30%的海红果能够鲜储或冷藏;三是在巩固好现有海红果加工厂的基础上,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一批海红果果酒加工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四是建设优质采穗圃、苗圃,对老果园进行彻底改造;五是成立海红果研究中心,对品种选育、栽植管理、贮藏加工和其它高附加值产品如果胶、红色素、黄酮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加工;六是在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基础上,尽快争取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扩大宣传,形成自己的品牌;七是对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长期规划,按照规划认真实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东部乡镇经济发展。
目前,府谷海红果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县共有海红果树100余万株,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26.8%。
县政府为了进一步把府谷海红果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天津环渤海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一条现代化的海红果汁饮料生产线,年可消化海红果约3万吨,解决了海红果的储存、销售难题,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海红果深加工企业也快速成长壮大。海红果制成果脯、果汁饮料、果酱、罐头、海红酒、果丹皮、果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
海红果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促使当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走上了依靠品牌、拓展市场的致富之路。
定边马铃薯
富民的“金蛋蛋”
定边县县长杨志先在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调研。
分散种植走向规格化种植,从经营栽培走向标准技术化,从品种经营走向品牌经营,定边马铃薯产业正在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定边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近年来,定边县委、县政府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市、县质监部门共同努力,启动马铃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09年初定边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品牌带动下,定边马铃薯产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目前种植面积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国的七十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和全国马铃薯生产十大县之一。
科技带动明显提升。近年来,定边县以脱毒种薯引进推广为突破口,先后建成榆林市最大的县级原种级种薯基地约134公顷,一级种薯扩繁基地1334公顷,重点加大了鲜薯(紫花白)、高淀粉薯(陇薯3号)、加工薯(大西洋)等优良品种扩繁及推广力度。
龙头带动产业延伸。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投资建厂,延伸了产业链。陕西省榆林市治国荣源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定边县源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榆林市山农工贸公司红柳沟淀粉厂三家马铃薯大型加工企业投资计划设计年生产加工能力120万吨,加工鲜薯实际能力15万吨,占全县马铃薯产量的16.1%。95%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山西、内蒙、宁夏、上海等,效益明显。
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每公斤马铃薯销售由0.8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每公斤2元左右。去年马铃薯销售实现总产值167760万元,调动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定边马铃薯产业正在由种植大县向产业强县迈进。
(梅 林)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