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客机制造集成了最精密的仪器设备、最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最高端的管理技术,是最具含金量的制造业之一,象征着一个国家工业乃至综合国力的最高发展水平。如果说,飞机制造是工业领域内的皇冠,那么作为飞机核心部件的发动机无疑就是这一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上海等地成立了以“中国商飞”为核心的大型民用飞机制造基地,逐步发展从研发制造到维修保养等全过程的大飞机产业链。然而按照我国目前的制造业水平,从零起步进行发动机的制造将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如果从维修保养入手,从拆装、叶片保养开始,逐步发展零部件的制造,直至核心部件设计生产组装,不啻为一条向“明珠”迈进的可行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机群庞大,大中型客机数量接近1500架,通常,1-2万架次起降作业后飞机发动机就必须进厂大修一次,所需金额在300-500万美元,初步匡算我国民航发动机维修产值一年就将达50亿元左右。如果这一领域拱手让给外方,不仅是一笔巨额的支出,我们也将永远徘徊在飞机的心脏——发动机的制造之外。
四海之内,必有先行者。上海东方航空公司是我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在打造以上海为枢纽港的全球航线战略中,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对外方技术力量的依赖,早在2005年就和全球军用航空领域享有盛名的普拉特·惠特尼(简称普惠)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出资在青浦出口加工区设立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为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提供飞机发动机的深度维修、保养以及大修服务,其中东航持有51%的股份。自2009年9月10日第一台发动机进厂大修以来,到今年7月初,已经完成了近百台包括空客320、波音737在内的大型客机发动机的大修任务,涉及金额近8亿美元。
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开展大飞机发动机维修业务,一开始遇到了许多不可意料的困难。首先就是涉及相关政策的突破,经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的反复评估,终于获得首家试点企业资质。由于飞机周转的速度加快,留给发动机大修保养的时间不像过去那样长。按照目前的情形,发动机从卸下到复装进飞机,一般不能超过两个月的时间,而对于维修厂来说,除掉来回装运的时间,从机场通关入厂再到维修完毕交付使用,中间大概只有40几天的时间,这短短的周期中,必须完成发动机整体拆卸、问题诊断、全球采购航材或部分构件外包维修、 10000余个零部件组装成型、试车等等,每一道工序都称得上是“争分夺秒”!
为全力支持企业向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迈进,上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王华雄、浦江局局长谢秋慧等多次带队亲临企业一线,深入调研检企合作事宜。通过充分的风险评估,制订了一系列贴身化便利措施。除了在正常的预报检之外,浦江局还特别推出了电话预约,保证7×24零等候,随叫随到,随到随检,随检随放。
在企业开展发动机维修业务的初期,由于经验不足,有一单国外进口的航材迟迟不能到货,大大拖延了交货时间,而每一天的等待,除了违约风险之外,一天的仓储物流费用就高达数万美元。一天晚上8时许,浦江局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刚刚回到城区的家中,就接到企业方焦急的电话,说姗姗来迟的航材已经从机场紧急调运过来,需要马上组装,已经没时间等到次日再办理手续。得知这一情况后,检验检疫人员二话没说,立即冒着瓢泼的大雨返回60公里之外的办公场所。一个小时后,满心焦急的企业报检人员看到浑身湿透的检验检疫人员出现在眼前,顾不得擦干雨水立即出具通关单。捧着还有余温的证书,企业报检人员感慨地说:“这样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的干工作精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而检验检疫的同志每次都能做到!”
第二天,连夜组装完毕的发动机经过试车台测试,顺利交付客户。
徜徉在整洁如新的车间,看着工程师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道作业流程,满怀信心的东航-普惠飞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旭然向记者谈起了企业的美好前景:“今年,我们计划完成100台大型客机发动机维修任务,实现缴纳各种利税超过2亿元人民币。我们要在检验检疫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做精做细,做大做强,确保质量不出问题。明年开始,我们还要将业务拓展到亚太各大航空公司,并开始实施二期工程,开始尝试零部件制造和整机模型设计……”
在他的身后,是掌握越来越多核心技术的中青年专家,是逐步成熟的飞机“心脏”维修制造工业,更是逐渐起飞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荫护之翼!
(上海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