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年度质检工作方针以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干部职工在徐金记为班长的党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业绩,把“十二字”方针落到了实处。
推陈出新抓质量
今年1月1日,服装、仿真饰品等纳入新增法检商品目录,上海局在抓好既有法检商品质量把关的基础上,第一时间研究落实有关技术方案。在仿真饰品的监管中,该局经过调查走访,掌握了行业发展现状、生产流程、工艺水平及上海地区相关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质量管理水平。针对部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检验手段缺失、质量水平波动较大的情况,该局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案,保证既能有效监管,又能尽量减少企业检测成本的目的,做到“把关服务两不误”。
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质量把关抓得实,新增法检商品开检后,上海局查获多起仿真饰品在金属溶出量方面出现不合格,其中不乏国际一线品牌。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该局共对5625批、货值逾亿美元的进口服装实施抽样检测,发现不合格批次超过3100批,不合格率超过五成。接下来,上海局将区分不合格原因,加大有针对性的抽检力度,继续抓好进出口商品质量。
多管齐下保安全
在陆海空口岸俱全的上海,检验检疫人员严格遵照作业规范,保持对重点商品和疫情疫病的严格把关。今年上半年,上海局共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101万批,货值955.17亿美元,检出不合格工业品2085批,货值2.1亿美元;出入境旅检1153万人次,发现传染病324人次;截获动植物疫情36052种次,截获旅客携带和邮寄禁止进境物15622批,均按规定实施了退货、销毁或无害化检疫处理。。
在坚守安全这个底线时,上海检验检疫人动足脑筋、主动出击,谋求借助多方力量齐抓共管。以开展“双打”工作为契机,该局利用“入境食品/化妆品电子监管系统”完备的追溯功能,联合上海市工商和食药监部门,对进入流通环节的进口高端洋酒、网售化妆品等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商品进行执法检查,一举查获多起涉嫌伪造产地证、标签不合格或未经检验检疫擅自使用、制售“三无”产品的案例,延伸了上海地区进口产品的“无缝监管链”。
服务为先促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服务发展是上海检验检疫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对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展会的服务保障中,该局推行“5+2”工作制、实施“一站式”服务,确保重大社会活动检验检疫工作监管有效、方便快捷。
今年以来,上海口岸汽车进口量持续井喷,同比增长三成以上。该局从报检、检验、出证、计收费等多环节要效率,确保进口汽车“零等待放行”,以解国内市场之急。
随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产业聚集功能不断显现,该局与“大虹桥”出口创新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经常性的紧密联系机制,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建立检测平台,全力扶持纺织服装民族品牌做大做强。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是国家重大战略。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上海局进一步扩大张江药谷进境生物材料改革试点,全力推进总部经济在沪发展壮大。7月,完成对入境维修产业链的风险评估及分级,形成了较完整的检验监管思路和可行方案,助力再制造新业态驶入发展快车道。
自海峡两岸进入ECFA时代以来,该局对涉台农产品及相关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和分类管理,采取“直通放行、集中管理”措施,优先审批、快速查验、快速放行,全力支持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今年以来,入境的台湾水产品数量同比增长高达339.40%。
创新做法强质检
提升内功、搞好内涵建设才能更好地履行把关与服务的职能。在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该局依托集中审单管理信息化平台,归并整合多个检务审单系统功能,建立了与外贸企业、港口集团信息互通的电子平台,深化无纸化操作,与海关探索扩大“一单两报”的试点,探索更加便捷的电子通关新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服务把关的内功。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提升始终是上海局党组心头的一件大事。今年以来,该局着手进行业务培训教材和作业指导书的视频化,致力于打造更加规范和新颖的培训体系,传承和提升检验检疫核心技术能力。下半年,还将根据“三定”方案,对全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优化,打造更加合理的检验检疫集群,不断壮大一线检验检疫力量。
(上海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