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10年来,新课改实施的现状如何?教师对新课程体系如何评价?他们对下一个阶段的推进有哪些建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日前举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其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的“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网络调查结果。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在内的全国29个省区市的近4000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调查,其中城区、乡镇、农村分布均匀。
仅四分之一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问卷涉及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与10年课改效果的总体性评价问题。从统计结果看,74%的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积极开展。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新课程改革后,您觉得您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的提问,回答“改变很大”的占9.8%,“有较大改变”的占22.5%,“有一定改变”的占51%,“没有多少改变”的占17%。在主要教学方式的采用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为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为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这些数据显示了教师能够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启发式教学的比例明显提升。
一位在河北省某县级市任教的语文教师这样评价新课改10年:“我觉得确实有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尤其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了,热情高涨了,思维活跃了,高效课堂自然形成了。”
但是,和对新课改理念与开展状况的高度认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们对新课改实际成效评价偏低。
“新课改对于育人的核心理念缺少与世界接轨,不能很好地吸收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念;小学教材并无多少新意,文字拙劣;课改重视学科教学‘术’的层面的研讨,往往见‘术’不见‘人’……新课改的成效可以说微乎其微。”这是江苏一位语文老师在调查中对新课改的评价。这样的观点在这次调查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显示,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即仅有约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