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也要杀手锏
搬宿舍网上起风波
先“搞掂”学生“小领袖”
邓鸿发现人人网上学生们的发言很多,但很杂乱,有的是学生原创,有的是相互转发。“每个人都看一遍实在太麻烦,后来我发现只要盯紧学生中的‘舆论领袖’就行了。”他解释说,这类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评论,由于见解独到,受到其他学生的追捧,状态、日志的转发数量比较多。作为“舆论领袖”,他们的观点会影响很大一批同学。
上学期期末时,学校安排邓鸿所在学院的2009级男生搬宿舍。消息一传出,人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学生们都不理解这个安排,表示要抵制到底。当时正值期末考试,为了尽快让学生们安心复习,邓鸿找到黄璜。这名男生就是邓鸿所说的“舆论领袖”,在“搬宿舍风波”中,他每天在网上呼吁大家抵制学校的安排。邓鸿知道,只有把黄璜说通,自己的工作才能继续下去。为此,他特意抽了半天时间找黄璜谈心。
“我向他介绍学校这次安排的目的以及整体规划,同时表示搬宿舍确实会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也会尽力去找负责老师协调。”邓鸿告诉黄璜,此时最重要的是期末考试,为这件事分心不值得。一番苦口婆心,黄璜终于被说通了。当晚,他就写了一篇日志,呼吁大家相信学校会做出合理安排,与其无休止地抗议,不如静观其变。日志发布后,学生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几天后,网上抗议的声音渐渐平息,大家都进入了复习迎考的状态。最终,在邓鸿的斡旋下,学校换宿舍的安排被取消了。
“潜伏”被识破不可怕
就把学生当网友呗
“其实,我们学生早就知道老师注册社交网站会特别关注学生的动态,”黄璜说,“但我从来不在意。”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心里有话是憋不住的,“我不会因为自己在网上的言论或者自己的动态被邓老师看到,就噤若寒蝉。”登录人人、微博等社交网站是黄璜每天必做的事。“我一般先浏览当天新闻,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评论发表在网上。”时间一长,周围的同学都觉得他有思想,也敢说。邓鸿就是他的忠实读者之一。
“辅导员的职责就是管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潜伏’在社交网络上,观察学生们的动态,这无可厚非,我们学生也理解。”黄璜表示,社交网络确实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发挥很大作用,通过这个平台,辅导员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在上学期的“换宿舍风波”中,黄璜被辅导员叫去办公室,他原以为会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没想到走进办公室,听到邓鸿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今天是来听你宣泄的。”原来,通过“潜伏”,邓鸿理解了换宿舍带给学生的不便以及学生心中的不满。“听到这话,心里觉得暖暖的,我立刻明白邓老师会尽力帮我们的。”黄璜说。
当然,对于老师们玩“潜伏”也有心存芥蒂的。南京林业大学的李同学一直认为自己很“愤青”,几乎每天都要在微博上唠叨、感慨几句,“人心不古”、“人情冷漠”、“我要咆哮”等语言频繁出现在他的微博页面上。可是不久后,他也不得不收敛了,因为团委书记根据资料查找,关注了该学院的几乎所有同学。“从此以后,我便很少发些关于学院学习生活的各种不满的状态了,没有这些的话,也就大都是无关痛痒的了。”
邓鸿对此表示,“潜伏”被发现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真的把这些90后的学生们当成网友看待,让学生觉得这不是在监控大家,而是在关心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