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为质量而战
9月29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跻身世界第三大航天强国。中国航天制造再度让世界侧目,中国航天产品质量功不可没。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制造承载着中国形象行销全球。但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由大国变强国,我们还要走多久?“中国制造”何时能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比肩?我们何时能甩掉“质次价低”、假冒伪劣的帽子? 中国制造的持续质量提升任重道远。
每年9月都是我国的“质量月”,今年的主题更鲜明——“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信部等十家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质量宣传活动。
“只要假冒伪劣这种行为存在,我们就一天不停歇,一天不退却,一天不收兵。”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明确表示,“‘为质量而战’是祖国赋予质检人的历史使命。”
产品质量合格率5年增长近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中国制造的质量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中国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政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这项制度自1985年9月正式确立。同年10月31日,国家经委向社会发布了第一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公报。自2001年4月起,由国家质检总局接棒主管。
“坦率地讲,过去中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并不高。大约在2005年前后,我到国家质检总局工作。当年抽查合格率79.9%,到2010年已经达到87.6%了。经过5年,我们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增长了7.7个百分点,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们质量水平的提升。”支树平说。
他举例道:“现在全世界市场每年销售家用空调1亿台左右,中国产品就占了7000多万台。就国产电视机来说,上世纪80年代初,平均无故障时间为每台250小时,现在已经超过了10万小时。清晰度、能耗、电磁辐射与30年前有了天壤之别。”
但在高精尖领域,中国的产品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堪忧。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提到了“600”与“1500”的对比。“在数控机床领域,发达国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已经达到了1500小时,而中国仅达到600小时左右。如果按照一台机床每天工作8个小时来计算,使用国际先进机床,一年也许仅发生一次故障,但国产机床可能会发生6到7次故障。”
支树平说:“我们电器元器件、电子元件,差距与国外相比还是比较大的。有些高端产品的核心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走进我们系统的实验室、质检中心看,检测设备可以说确实比较好了,但你一去看心情也很沉重,因为大多数精密的检测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每次想到这些差距的时候,心情都十分沉重。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提升质量水平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