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批教育制度 引有关部门不满

“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

有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身份的熊丙奇是“网上红人”, 也是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目前,熊丙奇的腾讯博客的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新浪博客的点击量也突破了1400万次。不过,这样一个牛人在微博上却显得没有什么作为,更新互动比较少,粉丝量也不多,几个网站的微博粉丝加起来只有50万。熊丙奇的微博主要是关联微博,即博客发表后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微博。

此次参加由语文出版社、山东世纪金榜集团共同举办的教育博客论坛,熊丙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微博虽然受众面广,但在很多方面是受限制的,比如只能输入140个字,很难说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而且,微博很多时候呈现的信息是比较零碎的,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我主要关注教育方面的话题,倡导说理。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去行政化等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这就需要用较长的文字来表述,而博客没有字数的限制,是很好的载体。”熊丙奇说。

经常关注熊丙奇博客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他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对此,熊丙奇自己也赞同,“我的博客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教育改革的一些方案,表达对教育改革的参与热情。”

但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2008年时,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过一篇文章《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这是根据我的一次发言写的报道,当时有关部门对我的话就特别不满。”熊丙奇回忆道。

但是,在熊丙奇看来,经常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的义务,而被批评者能够聆听批评、接纳批评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进步,2010年4月8日,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邀请了11位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过意见的社会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对“规划纲要”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熊丙奇也在应邀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踏进教育部的大门。

其实,早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前,教育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就曾专程到上海征求熊丙奇的意见。“我们大概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意见,还递交了相关的建议文本。后来,我的大部分意见都被采纳和吸收了。”

对于政府部门前后态度的转变,熊丙奇表示,不管怎样,他都将坚持自己的做法,针对教育问题,不断地去献言献策。“外在条件的改变对我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熊丙奇说。

一直写博文批评中国的教育问题,对此,熊丙奇坦言,“有时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要改革教育,也一定要顶住压力,把压力化作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教育改革是迟早的事,只要方向正确,就大胆前进。”

从2005年开博到现在,熊丙奇已经写了2000多篇博文。他每天都发表1~2篇博文,近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我现在也很困惑,感觉疲惫、厌倦、沮丧,因为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是在写同样的问题。”熊丙奇感慨道。

在熊丙奇看来,一些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不同,但性质完全一样。他评点一些教学事故、学校各种安全问题时,发现事件大同小异,原因都是一样的。为此,熊丙奇说,普及教育常识、推进改革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必须保持‘说’的状态,保持说就是一种力量。”熊丙奇说。

“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说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熊丙奇说。他把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比作患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其治愈。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