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吃得健康长寿,养生意识日益提高。
然而,中医养生是一门科学,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了让公众学会正确的养生方法,不被伪专家忽悠,近日,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特邀三位中医专家,对养生答疑释惑,并给眼下有点走偏的养生热降温。
三大成因催生养生热
一段时间以来,为迎合大众的养生诉求,电视台养生类节目异军突起,已经超过了上百档,并占据着不少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电视台将各路养生专家邀为座上宾,引得很多人到点儿就坐在电视机旁,不但耳朵听着,眼睛盯着,手里还拿笔记着,成为养生节目的忠实拥趸。
如果再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各大书店在最显眼位置上摆放着的,都是有关健康和养生方面的书。
相关统计显示,现在全国500家出版社中出版健康书籍的超过1/2,每年出版的健康书籍有1000余种;国人买书的投入每年增加比例为12%,而购买养生书籍的投入则每年增加25%。
养生这两个字为什么会引发公众如此大的兴致?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科学普及部主任王奕认为,是三大成因催生了养生热。
一是随着国民素养的提高,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也跟着提高;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追求健康长寿已成为共识;三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老百姓只好从其他渠道寻求强身健体的方法。
由于中医提出治未病的观点与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思想相吻合,于是,表面上看似简单易懂、且成本投入相对较低的中医养生,便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追求健康长寿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用养生来维护自己的健康并没有错。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许多人对养生缺乏正确的认识,结果养生不成反入歧途。
王奕分析指出,以往我们把过多的投入放在了医疗和治疗方面,而在预防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百姓渴望健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盲目养生的现象难免会出现。他倡议,今后应该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让大众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自我保护、自我养生,从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
五个“伪中医养生”问题
现在的电视养生节目实在太多,由于被一些养生专家给讲杂、讲乱、讲烦了,同一个问题会出现若干个答案,于是,人们不免有些困惑:到底该相信哪位专家说的?
比如,有养生专家说菠菜豆腐可以同煮,黄瓜西红柿可以同食,但又有养生专家说吃了就会出问题。是相信这位专家说的,还是相信那位专家说的?观众被搞得很是困惑,以至于很多人都不会做饭了。
温长路是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委员会的专家,他认为,当前有五个关于养生的问题需要得到澄清,属于伪中医养生范畴,是造成老百姓养生意识混乱的重要原因。
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塞到养生当中。
养生作为一门科学,是经过几千年来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筛选,升华到一定高度才形成的一种科学理念。
中国的道家和后来传进来的佛教,以及民间都有很多养生理念,其中有很多正确的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养生理念都符合科学,只有那些经过医学家们提炼,符合老百姓的生活实际和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才真正养生。
温长路说:“现在的一些所谓养生方法,不是把过去文人著作中的一种说法,就是把老百姓的个案个例,一股脑儿拿来都冠以养生的帽子,根本不顾及人身体的个体差异。这样来养生不出问题才怪!”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