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立足国内,始终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尤为重要,一旦失掉了粮食安全的自主权,就势必会丧失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金秋十月,本是农民最忙的时节,但东北老家的伯父却闲了下来。
伯父的赋闲并非源自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劳动力解放,而是因为与种了20多年的土地彻底告别:镇里修公路要占地,伯父痛快地用家里仅剩的两亩多水田换来了10多万元的补偿金。
“难道您就不怕将来没粮吃?”
“我不种地了,其他农民会种,咱们国家每年产那么多粮,怎么会没吃的呢?”对于我的疑问,伯父有些不以为然,“卖地那么多钱,足够买粮吃,我们还能腾出时间外出打工,这有什么不好呢?”
其实,眼下像伯父一样放弃种粮的农民不在少数,这是一个让人忧虑的苗头。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粮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八连增”,连续五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接连丰收使得经济发展有了坚实基础,但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也滋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很多人认为1万亿斤粮食足够吃的,即便有些波动,也可以靠国际市场弥补,以后不用再为粮食担心了。
中国人真的端上“铁饭碗”了吗?细细分析,其实不然。
从国内看,粮食供需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水等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如何调配好这些有限资源,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挑战不小。与此同时,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财税贡献小等不利因素导致有的地方种粮、抓粮积极性下降,未来粮食供给压力将日渐增大。
供给增加障碍重重,需求水平却是与日俱增。人口数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每年因此增加的需求约在七八十亿斤。此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肉蛋奶等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来转化,因此继续保持粮食供需紧平衡着实不易。
国内自足难度大,通过国际市场保饭碗同样靠不住。一方面,国际粮食不够买。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仅5000亿斤左右,不足我国粮食总产的一半。另一方面,关键时刻也买不到。中国在国际市场大量买进粮食,势必导致价格大幅攀升,真到缺粮的时候,也会因出口国调控而难以及时弥补缺口。
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无论何时,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立足国内,始终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一旦失掉了粮食安全的自主权,就势必会丧失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站稳1万亿斤新台阶,值得欣喜,但绝不能盲目乐观。粮食生产不进则退。面对“八连增”的好形势,我们仍需保持清醒头脑,继续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供给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坚持政策、科技、投入、市场齐头并进,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地方抓粮有劲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粮食安全,将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