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仓调查: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危及粮食安全

  种粮大户对使用有机肥存疑虑

  “如果我这上千亩地都用有机肥,施肥的机械都得更换,否则一条垄没完机械里就没肥了。”

  为了培肥地力,黑龙江省的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近年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今年,克山县的农业专家也深入农村劝导农民施用有机肥,但一些农村种粮大户心中仍存疑虑。

  孟德利说:“专家们都说有机肥好,我家今年试验了一下,有几十亩地施用了有机肥,看看效果怎么样吧。但感觉有机肥投入量太大了,一亩地得用80斤,比现在用化肥多一倍的量。如果我这上千亩地都用有机肥,施肥的机械都得更换,否则一条垄没完机械里就没肥了。”

  翟瑞常表示,黑龙江省的土壤分十几种,由于地形不同、积温不同、降雨量不同等因素,全省各地土壤状况非常复杂。1978年全国土壤普查把黑龙江土壤基本情况摸清了,现在又30多年过去了,建议对黑龙江省耕地土壤生产力状况进行评价、分类,排查障碍因素,制定一套培肥地力和化肥施用的标准,便于农民掌握和操作。

  有关人士建议,一是要建立耕地质量的监测网络。上海“毒馒头”事件发生后,人们呼吁粮食安全应该从耕地抓起,从土地到餐桌,第一个环节就是对土地进行有效监测,特别要把住土地投入物的关,包括化肥、农药等等。对监测点、设备、人员进行投入,形成监测网络。

  二是亟待针对耕地质量保护进行立法。我国三大宗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种子和农药都已立法,唯独肥料没有立法,特别迫切需要制定一部耕地质量保护法,从土地投入物开始管理,包括农药、肥料、灌溉用水,都是保护耕地的实际措施。

  三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的普及,让农民真正科学用肥。目前耕地测土成本较低,配方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测完土、配完方没有肥料去供应,农民在市场上买不到科学配比的肥料,科学技术还是贯彻不到位。因此不仅要帮农民测土、配肥,还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形成测、配、加工、指导一条龙服务,从根本上把住土地投入关。(记者 孙英威 曹霁阳 哈尔滨报道)

  专家:化肥是好东西“化肥依赖”不是好事

  依赖化肥来保证粮食产量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基本依靠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化肥的施用量很低,作物产量也非常低。从60年代起,中国才开始发展氮、磷小化肥,同时进口氮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巨晓棠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化肥本身是好东西,在中国,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0%至50%。中国土地肥力普遍偏低,复种指数偏高,全国平均一块地要种一季半的作物,不像大部分西方国家一年只种一季。这种情况下,土壤本身的肥力满足不了作物对养分的要求,必须施用化肥,否则产量达不到目标。

  巨晓棠认为,一些农民出现“化肥依赖症”,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后,作物种植变得简单粗放,不像过去那样靠精耕细作。有的农民认为种上庄稼、洒上化肥就可以外出打工,完全依赖化肥来保证粮食产量。

  然而,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是有限的。据《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一书作者黄宗智的分析,20世纪后半期广为称道的“绿色革命”(主要是科学选种与使用化肥),其粮食年增长率充其量只不过2%至3%,要20多年到30多年才能把产量提高1倍。

  巨晓棠认为,“化肥依赖症”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因为农作物生产是系统工程,包括耕作、植保、灌水等,施用化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要实现农业的产量目标和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必须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的管理,单纯依赖化肥很难实现增产和高产。

  总量偏高 蔬果尤其严重

  我国现在每年的化肥使用量是5400多万吨,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其中氮肥使用量大约为3300多万吨。2009年,中国每公顷土地的化肥使用量为341公斤,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

  “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存在过量的问题。”巨晓棠说,各地块之间的差异也很大,1/3的地块过量,1/3的地块合理,1/3的地块不足。中东部比西北、西南、东北地区要高,特别在华北、长江中下游这些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化肥施用量很高。

  巨晓棠说,从作物种类来看,化肥过量使用集中在蔬菜和果树,占总肥料用量的比重高,比如蔬菜的氮肥施用量占到20%以上。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有着中国“菜篮子”之称的山东寿光,由于常年种植、连年耕作,蔬菜大棚种植模式的化肥投入量为全国平均值的4倍。

  巨晓棠认为,化肥使用过量的主要问题是污染水体和大气。过量的氮磷大部分都流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氨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氧化亚氮的排放引起温室效应。这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将增加很多的社会成本。

  对于农产品品质来说,巨晓棠认为,化肥过量使用的影响不大,主要会造成叶菜类的硝酸盐的累积。化肥使用过多还容易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从而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导致更多的农药残留。

  氮肥施用量可减三成

  巨晓棠认为,保证农产品供给,化肥施用不能避免,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只适合少部分的农产品,大部分还是得通过常规农业供给。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合理施肥、保证产量并降低环境污染。

  “首先不滥用化肥,再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巨晓棠就此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化肥要与有机肥(包括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结合,有机肥替代一部分化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根据目标产量施肥,用简单的方法确定施肥量,实现总量控制。

  三是化肥改性,通过在化肥中添加国外普遍使用的“硝化抑制剂”,将原来的速效性肥料改造成稳定性肥料,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高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氧化亚氮排放和硝酸盐污染。如果将来把硝化抑制剂用到大部分的氮肥中去,氧化亚氮的减排效果可以达到70%。

  据巨晓棠的估算,中国的氮肥使用量总量可以减少30%,保持在2300至2500万吨之间,这样粮食生产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环境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农业部7月初召开的全国土肥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力推进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率达到60%,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到户到田;优化肥料资源配置,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式方法。力争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力争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率提高10个百分点,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记者 白田田 北京报道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央视报道国税局调整年终奖计税 “自摆乌龙”
  2. 2新个税法下月起施行 国税总局负责人详解具体
  3. 3疯狂的资本运作:广西来宾政府广场传销
  4. 4北京公布行业工资指导线 房地产业薪水跌幅最
  5. 5中央部门三公预算盘点:信访局增幅最高
  6. 6渣打银行中期财报
  7. 7月最低工资标准深圳最高 小时工资标准北京最
  8. 8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数据被指过于简略 百姓难看
  9. 9多家上市公司发声明撇清高铁事故干系
  10. 10银监会公布“三公经费” 去年公车支出超2.3亿
  1. 1疯狂的资本运作:广西来宾政府广场传销
  2. 2央视报道国税局调整年终奖计税 “自摆乌龙”
  3. 3桑兰索赔案进展:证人证词曝光桑兰被性侵犯细
  4. 4农夫山泉水喝出虫卵 厂家赔偿少引消费者不满
  5. 5疯狂的资本运作:广西来宾政府广场传销
  6. 6新个税法下月起施行 国税总局负责人详解具体
  7. 7游资炒币再现疯狂 80版贰角硬币网上被炒到3万
  8. 8贷存比施压银行下揽储“军令” 推高理财品收
  9. 9预防腐败:购物卡“实名制”
  10. 10一张银行卡收费账本:一年可被收费近两百元
  1. 17月投诉报告:网购诈骗与汽车维权难问题突出
  2. 2网络婚介在纠结中前行
  3. 3快递公司“霸王条款”:收件人无权投诉
  4. 4工行员工上班打瞌睡 冷面待客不讲诚信玩忽悠
  5. 5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6. 6“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7. 7信阳部分加气站:手续不全存安全隐患
  8. 8“奥的斯”质量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9. 9何妨对高铁宽容一点
  10. 10软质量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