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地板、陶瓷业遭遇一系列反倾销,建材业国际贸易摩擦日趋严重。
2011年10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多层木地板设定最终税率,增收58.84%的反倾销税以及26.73%的反补贴税,共涉及100多家中国木地板企业,而在2011年9月,欧盟委员会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正式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69.7%,这项反倾销税2016年到期后,还可以视情况继续延长。
国际社会针对中国的建材产品反倾销制裁日渐苛刻,地板、陶瓷行业出口贸易形势日益严峻。
7、建材家居卖场继续“跑马圈地”,竞争激烈加速洗牌。
在促房价合理回归的背景下,家居业并没有“趴窝”,相反,各知名连锁品牌继续在各地开始“圈地”运动,不断刷新当地家居卖场的数量和体量。各家居品牌竞争白热化,家居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政府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并没有阻碍建材家居市场的持续扩张,动辄十几万到几十万平方米的卖场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业内对卖场是否过剩产生争议,至今也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卖场之名坐拥商业地产,是建材家居企业不断买地建场的巨大动力。
8、受楼市寒流影响,建材家居经销商生存艰难。
2011年,受国家房产调控、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等市场环境影响,建材家居的终端市场较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回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也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内需不足、出口减少、各种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人工成本高涨,终端卖场租金也日益增高,使经销商的压力剧增。 2011年,建材家居行业逐渐告别暴利进入微利时代,企业利润下降让建材家居经销商们叫苦不迭。
9、2011年建材家居“洋市场”遭遇滑铁卢,相继关门歇业。
2011年对于“洋超市”而言,无疑是一个“尴尬”的年份,在中国市场业绩一直不温不火的“洋超市”今年遭遇了彻底的“滑铁卢”,1月,家得宝北京西四环门店正式关闭。至此,家得宝全面撤出北京市场。时隔仅仅6个月,乐华梅兰北京东四环大郊亭店人去楼空,正式进入歇业状态。和当初大张旗鼓的进入相比,家居行业的世界级大佬在中国走得却不是那么顺当。“水土不服”遭遇房产严政,在内外夹击下,“洋超市”的撤离成为必然。
10、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2011年7月7日,美国《财富》正式公布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CNBM)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位列第484位。在以水泥为主业的企业中,位于爱尔兰CRH、法国拉法基、瑞士Holcim之后的第四位。
2010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66%;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95%;资产总额达1535亿元,同比增长35%,这是中国的建材企业首次挺进世界500强,而爱尔兰CRH、法国拉法基、瑞士Holcim在2011年水泥排名中均有所下降,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水泥行业在世界水泥业中的地位提升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