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的人建议保障学生自由实习的权利,别强制
民意中国网一名网友留言说,1998年我们班40人在小浪底工地实习,共计30天。白天,同学们自觉上工地,想尽一切办法多看一些,多问一些;晚上,听专家报告,每个人都记了很厚的笔记。在互相学习实习报告时,我记得有个同学写的是小浪底与爱国主义。每每想起,感慨不已!现在我是一名高校教师,对现在学生的实习情况感觉很痛心。我觉得是大环境的影响冲垮了象牙塔的围墙。谁不想回到我们当年那个有理想的年代?
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调查中,75.4%的人认为会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更严重”; 68.1%的人认为会导致“学生养成造假恶习,加剧社会诚信危机”; 64.6%的人认为会导致“实习走过场,实习鉴定成为一纸空文”。另有48.6%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是缺乏底线的表现。
近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王虹翔教授,在接受《渤海早报》采访时指出,实习经历造假比个别教授的学术论文造假更可怕,从表面上看,实习报告造假是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而出的“下策”,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是为了参与社会竞争“不得已而为之”。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造假可以过关”、“应付糊弄也无大碍”的印象,影响将来走入社会诚实地对待工作和同事。
天津某服装公司负责招聘的王女士表示,她在招聘中就遇到过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的情况。“有一个大学生说自己以前做过助理类的工作,结果交给他的任务总是完不成,老板很着急,立刻辞掉了,这样对他自己和公司都是损失。他走了我们还得再招人,既耽误时间又耗费精力。”王女士建议,大学生在应聘时应该实事求是,否则即使能获得职位,没有能力也干不了。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学生颉柯,大四暑假时在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实习了一个月。这个实习单位是学院给联系的,实习的内容与专业所学直接有关。“我们在学校学的主要是理论课程,到了实习单位以后,才真正知道技术工人如何修飞机,感受很不一样,实习的收获很大。”
调查显示,73.7%的人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去实习。
林新奇认为,实习应该由学校统一组织,或者是教育部门统一分配,而且应作为大学生的必修环节。大学校园里学到的理论多实践少,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政府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将大学生实习纳入教育环节,可以把这方面的支出作为财政投入,调动学校的积极性。
如何杜绝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现象?70.7%的人建议“学校设法联系更多实习机会,供学生选择”; 55.9%的人建议“保障学生自由实习的权利,学校不应强制实习”; 46.2%的人建议“用人单位不接收有造假行为的求职者”; 45%的人认为要“严惩实习造假行为”; 43.4%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绝不造假的观念”。(实习生 何菡虹 记者 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