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受访者感觉网上人身攻击现象普遍

 

漫画:金艳

 

  西安市某国企职员周尹,最近在工作之余,会玩一款名为“三国杀”的在线游戏。在游戏中同陌生人合作与竞争,让他感到很放松。但周尹最近很不愉快,因为游戏界面的右下角有一个留言框,每当有人出错牌,就会出现其他玩家的谩骂。“每当无端被骂,情绪都立刻变得很糟糕,好久才能平复。”周尹说,也有一些玩家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让本来好好的一场游戏,变成了一场口水仗。“我理解很多人喜欢在网上宣泄情绪,但怎么可以如此肆无忌惮,虚拟世界也该有底线吧?”

  宣泄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如今一些网友通过在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甚至报复他人的方式,过度宣泄着自己的情绪。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8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上人身攻击,其中6.6%的人“经常”遭遇。受访者中,“80后”占46.3%,“70后”占36.3%。

    为何网上人身攻击如此多见

  军事战略学者赵楚经常在微博上发表个人观点,他发现,不少网友的评论充满了恶意中伤和没有理由的谩骂。“看到那些极端粗鄙的攻击,真地会头发瞬间竖立,本能冲动就是立即将其拉入‘黑名单’。”

  近日,赵楚接受友人的建议,用了半天工夫解除了长达45页的“黑名单”。不料,他的文章回复又立刻出现了大量谩骂。“如果你反对我的观点,好好说话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偏激和粗暴?”

  调查显示,76.6%的人感觉当前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仅3.9%的人“很少”或“没有”发现类似情况。

  对于网络人身攻击现象越来越多,学者吴稼祥在微博中指出,他发现如今在微博上讲理,会遇到一个两难之境。无论你把一个理讲得如何透彻、美妙,总有人因为饭碗或因为无知,来胡搅蛮缠。不理他,怕没有相关知识的网友被误导;理他,第一,你也许永远不可能说服他,第二,你给他讲了课,他也不会有学生对老师的那种敬意。

  为何网上人身攻击如此多见?调查中,73.9%的人认为是由于“攻击者的真实身份难以查证”;70.5%的人指出原因是“法律难以约束网络行为”;54.1%的人认为问题出在“网站管理者管理粗放,放任攻击行为”。

  遭到网络人身攻击后,52.5%的人会保持沉默,不予理睬;45.2%的人会向网站管理方投诉;31.6%的人会以牙还牙,也进行人身攻击;20.1%的人会考虑诉诸法律。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王小可觉得,出现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可以在网上隐匿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话承担责任。各大网站及游戏平台,为吸引人气,也不会对网络暴力行为管得太紧,更不可能封锁个人ID。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师韦庆旺指出,网上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源于当前社会上的一种“不平衡心态”。现在社会上的信息很多,人们会有意无意地进行“社会比较”,一些人可能由此产生不平衡感。在网上攻击他人,既不用负责任,又能找到某种“心理补偿”,产生暂时的优越感。

  “网络人身攻击还是个体寻找群体认同的表现,并带有‘传染性’。”韦庆旺认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通常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不明显。羞辱别人就像是一个群体的化身,很容易吸引个体加入。

  北京青年心理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认为,当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挫折或承受压力时,选择在网上表达情绪是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以辱骂的方式发泄,会伤害到别人,甚至伤害到社会,还会给自己带来强烈的情绪变化。所以,宣泄情绪也好,倾诉也好,都要心平气和地表达,而不是用暴力语言。

    “如果媒体总是关注‘骂’,理性的观点就会被淹没”

  对于网络人身攻击现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在微博中表达过自己的担心:当前网络言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专业意见往往“持平”,可能说的都是两面的理,不可能是痛快淋漓、非此即彼的。这可能不对“极端”的胃口,可能遭骂。吓得专业的人不愿意讲话。倒也不是害怕,而是蹚不起这浑水。于是,在公共的舆论场上,专业的、理性的不敢讲、不愿讲,骂人的、瞎说的随便讲、放开讲。

  熊汉忠认为,网络人身攻击行为存在诸多危害。一些人在网上以骂人的方式寻求相对的强者地位和虚幻的成就感,这是一种误区。你在网上骂得越厉害,依靠辱骂形成的成就感越强,和现实生活的对比也就越强,会让自己越失落,挫折感越强。

  “大家在释放不良情绪时,应对自己进行积极引导。”熊汉忠说,很多人觉得写日记或博客可以缓解压力,但有的人越写心情越糟糕,原因是他选取的素材不对,都是在骂别人或者骂自己,这就适得其反了。“宣泄可以,但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结尾,比如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度过艰难的日子,要努力克服困难等等。”

  熊汉忠认为,要改变当前网络人身攻击普遍的现象,不能只呼吁大家提高个人素质,注意网络文明,“我们要去解决人心的问题,要去关注网络行为背后的个体和群体需求。”

  调查中,86.0%的受访者表示,当遭到网上人身攻击时,希望网站管理员通过禁止发帖、删除账号等方式惩罚攻击者。

  如今,针对网络暴力,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韩国规定,日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的网络媒体和30万人次的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要实行“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网友进行网上留言时,必须先通过身份证确认是本人。日本规定网上被诬陷攻击者,可以根据法律控告对方名誉损害,还可要求经济赔偿。

  韦庆旺认为,在我国,用规章法律的方式来约束网络暴力,目前还不太成熟。网络有个人身份认同的作用,比如“犀利哥”为什么一下子就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就是因为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其实跟“犀利哥”一样,一无所有。网络作为群体表达诉求的平台,如果被直接限制,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他同时强调,对于民众使用正确的解压方式,媒体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媒体总是关注‘骂’,人们也会只关注谩骂之声,理性、平和的观点就会被淹没。”(肖舒楠 刘子曦)

       

标 签:人身攻击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嫩模杨棋涵不雅视频 办女同与李美熙激情舌吻
  2. 2香港机师空姐驾驶舱不雅照曝光 画面淫乱
  3. 3拉手网、窝窝团、美团网讲述团购网站生存法则
  4. 4【组图】空姐艳照门:华航空姐裸照曝光
  5. 5快女再曝潜规则:“小三”付梦妮与艺人有奸情
  6. 6日女足酒后曝队友艳照 日媒称拍裸照求放松(组
  7. 7迅雷将上市 网民或告别免费下载
  8. 8网上服务不达标 淘宝关闭多家家电旗舰店
  9. 9“3Q”大战上演续集 聚焦开机启动项
  10. 10红十字会微博不堪重负 6万多网民声讨“还钱
  1. 1日女足酒后曝队友艳照 日媒称拍裸照求放松(组
  2. 2世界小姐艳照门 洪立仪不雅照曝光【组图】
  3. 3电脑遭木马程序控制 《非诚勿扰》女嘉宾被遥
  4. 4【视频】大学生自习室上演激情门
  5. 5大连护士门女主角艳照完整版
  6. 6【组图】空姐艳照门:华航空姐裸照曝光
  7. 7红十字会微博不堪重负 6万多网民声讨“还钱
  8. 8香港机师空姐驾驶舱不雅照曝光 画面淫乱
  9. 9快女再曝潜规则:“小三”付梦妮与艺人有奸情
  10. 10证人目睹桑兰被性侵犯 被洗澡出于好心?
  1. 1食品安全:为何“劣食”驱逐“良食”
  2. 2“黑客软件”频现网络 当隐私不再是秘密
  3. 3信阳部分加气站:手续不全存安全隐患
  4. 4“奥的斯”质量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5. 5何妨对高铁宽容一点
  6. 6软质量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7. 7暴利的“达芬奇家具”伤害了谁
  8. 8小小曲别针折射企业诚信
  9. 9中国为什么做不出自己的奢侈品
  10. 10解决地沟油问题不在于能否检测
中国质量万里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1 京ICP备06059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