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了吗? ”12月3日下午,冬日里照常吹着凛冽的风,安徽大学2011级计算机专业的孙成林与数名同学一起来到学校体育场,进行大学生体能测试的补测。近日,安徽大学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进行了一项名为“体能测试”的普测,结果近半数学生首轮测试不合格。大学生体质状况如此令人堪忧是何所致?本报记者联合安徽大学学生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大学生体能测试半数没通过
杨良俊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一学生,今年11月中旬,他跟同学在校体育场进行了一项“体能测试”,几天后,结果公布,班上近半数学生不合格。“我们寝室四个人有三个人没通过,周末还要进行补测”。
杨良俊所言的“体能测试”包括身高体重、台阶试验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等五项,满分为100分,五项总得分达到60分及其以上,才算合格。 “我们新闻传播学院的不通过率竟然达到44.35%,我不懂为什么不通过率这么高,都接近一半了。”杨良俊说。
据了解,这次测试中,安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共有390人参加测试,竟有227人未通过,通过率只有41.8%;数学科学学院参加测试199人,81人未通过测试,通过率勉强达到59.3%;中文系中一个班也有51%的同学没有通过“体能测试”。
【调查】半数学生最多坚持运动一周
根据周边同学的测试情况,杨良俊了解到,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其中的“台阶试验指数”不合格而最终未能通过的。“台阶试验时,身前搁着一只小木箱,随着音乐响起,我们要不停地上上下下像踩楼梯一样活动三分钟,我感觉比较锻炼人的耐力。 ”他说。
看到身边同学们的体质状况如此不容乐观,杨良俊借助国家级精品课程《当代媒介素养》课的机会,建立了一个“媒介素养”小组,组织7名同学以“大学生体质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并不复杂,共有5个问题,其中客观题4道,主观题1道。
“我们共面向大一大二不同专业学生发放了200份问卷。”杨良俊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5%的被访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体能测试从一定程度上较真实地反映了自身的体质状况。而在被问及“关于锻炼的决心一般能坚持多久”时,选择“一个星期左右”的学生达到57%,而可以坚持“大于一个月”的只有24%。
而在之后的“不能坚持锻炼的原因”中,学生又罗列了主观因素(意志不坚定)、课业多时间不够、男生没女伴、女生没同伴等多个原因。
【分析】医生:大学是增强体质“黄金时期”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今年9月2日共同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多年的下滑趋势首次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仍在继续。
“大学时期是人体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增强体质的‘黄金时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葛军表示,现今很多人都在关心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有关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屡见不鲜,但对于大学生的身体情况,却鲜有关注。为此,大学生群体自身应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利用相对充裕的大学时光将身体锻炼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老师:大多学生爱泡网不爱运动
对于现今大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大学里的体育老师又是如何看的?对此,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教师郭会仙表示,沉迷于网络、锻炼时间减少是造成此种现状的根本原因。
郭老师称,以前的大学生很多都有晨练的习惯,现在却很少见,一学期下来真正的锻炼时间非常有限。 “不仅学习中需要用到网络,学生们业余时间的娱乐也都在网络中,这对体质状况具有直接影响”。
对此,郭老师说,除了球类与田径,诸如街舞、轮滑、跆拳道等新型大众体育项目,也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多选择项目锻炼身体。
同时,也有专家建议,“应该给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记学分”,虽然此举有强制意味,但会在客观上产生一定的成效。(安徽商报 赵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