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受贿10万元退还3次
据办案人员介绍,1999年,时任东昌府区教育局副局长的许东,利用手中的权力,收获了“第一桶金”。当时他主管一所学校教学楼的建设工程,一个姓马的建筑商为了顺利拿到工程,想请他“关照”一下,单独去他家里给他送来了10万元人民币。
收或不收?巨大利益的诱惑与东窗事发的恐惧,折磨了他相当长一段时间。开始,他心里还紧绷廉政之弦,先后3次将这10万元退还给建筑商。然而,建筑商在第四次塞给他10万元时,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便推心置腹地劝说道:“许局长,这些钱你不用怕,我们是利益共同体,我不会说,你也不会说,放心吧,没人知道。”
许东动心了,看着厚厚的一摞人民币,想想平时建筑商一掷千金的气派,而自己10年的工资还不到10万元,何况建筑商跟自己又如此诚心诚意,在利益共同体这根绳上谁都不会将“两人的秘密”透露半字。想想案发的风险几乎是零,许东最终收下了这10万元。
自此,许东开始意识到利益共同体的潜在含义,每次收受贿赂的时间、地点,他都做了精心的选择:或者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时,或者独自一人在家时,以确保受贿时的“一对一”。他深信行贿人和受贿人是“利益共同体”,认为只要收钱办事,就没风险,只要自己不说出去,就没人知道。
不按规则办事便百般刁难
2011年3月8日,公诉人在提审许东时,他谈道,“我在当副局长时,一个教学楼的工程,建筑商竟向我行贿10万元!我意识到建筑工程的利润如此巨大。在当上局长后,我开始尽量压低工程的利润空间,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国家资金,另一方面就是想使建筑商拿不出钱来行贿,没想到他们还是……除了我弟弟许某外,还有16个建筑商数十次向我行贿,累计近百万元,全部推辞掉,很难……”
若按其所说,他几乎尽是被动受贿,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据了解,许东还利用工程款拨付的签字权,制订了一个潜规则:对主动行贿的,大开绿灯;对不懂“规则”的,则采用拖延支付工程款的方法进行刁难。到案发时,还有一些工程项目拖欠着工程款。
2003年,某建筑公司因为被拖欠工程款,面临生存危机,只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没想到该建筑公司诉诸公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无奈之举,却激怒了许东,他在电话中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此后,该建筑公司也意识到了自己这种“割肉补疮”的行为对公司发展的严重影响。为缓和关系,该公司派专人给许东送去2万元的“慰问金”,有了这次“融通”和此后定期不定期的“慰问”,此后的几年中,该公司的工程款都如期拨付。
工程关照亲弟获利200万
许东最不愿意谈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许某(已提起公诉)向自己行贿的事情。到底是弟弟把哥哥拖下水,还是哥哥把弟弟拉下水,也许只有这对“难兄难弟”最清楚了。
许某以前在建筑队干过多年的预算员,知道建筑工程利润丰厚。2001年,许某看到哥哥管辖下的学校有大量的工程项目,便抱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理,也想分一杯羹:“哥,我不会亏着你,等赚了钱,咱一块花。”许东认为,弟弟很“懂事”,就是有经济来往,也是亲兄弟之间,应该是非常安全的,二人一拍即合。
许某在集市的一个地摊上刻了个印章,就成立了“聊城市柳园建筑工程队”,只要教育系统有活干,就到劳动力市场找人组成施工队,假如没活干,就立即解散。当时,哪个学校要修整操场,哪个学校要盖平房,许某总是未卜先知,只要学校上报项目,一批下来,许某就带着施工队到学校施工。
由许某施工有个好处,就是学校向区教育局申请拨付工程款变得容易。针对许东在拨付工程款方面的“潜规则”,某学校校长感叹道:“我们教育系统都知道他们之间是亲兄弟关系。原来别人承揽工程,区教育局拨款很迟,要钱很费劲儿。十几年前,我们欠了某公司的6万元工程款,至今区教育局还没有拨款!后来我们让许某承揽工程,拨款果然很快,之后再有工程就都由许某干了。2003年以来,许某承揽了我们学校的十个项目,工程款有460多万元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学校校长对于许某承揽工程没有进行招投标等情况,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02年至2009年8年间,许某在没有营业执照、建筑资质,没有进行招投标的情况下,竟承揽教育系统的数十个工程,顺利拿到了总额达2500万元左右的工程款。
投桃报李,当许东有事用钱时,赚得盆满钵满的许某就慷慨解囊,送给许东近200万元,感谢局长哥哥对自己的悉心照顾。这种感情远远超出了亲情,许东也解释说,“因为他干教育系统的工程没少赚钱,也得到了我的关照,不然的话,给个三五万就不错了”。
可能许东做梦也不会想到,案件侦破的关键环节,也就出在“非常安全”的人身上。侦查人员通过查学校拨付给许某的工程款流向,查到了许东在济南以女儿名字登记的两处房产,这两处房产都是许东亲自办的手续,价值300余万元。
办案人员在其中一处找到了正在睡午觉的许东。在出示证件后,说了一句:“许局长,你在诚基中心的另一处房产装修得差不多了吧?”退居二线一年后,认为已经万事大吉的许东,十几年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案意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介绍,许东从区教育局一把手位置上,从不敢收受贿赂,到制订“潜规则”主动索取贿赂而一发不可收,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的思想根源,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无法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和“人情关”。不过,许东能够安然在任十余年,直到退居二线一年后才案发,虽跟他躲避侦查有一定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在制度和机制上对这位“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才导致许东逐步堕落为地方教育界的一个大贪。(记者余东明王家梁 讯员邢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