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三:
明知海产品受污染
市民无奈仍然得吃
昨日正值国庆节假日,在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各档口生意非常火爆,来自柳州、江苏、大连等地的水产品送货车络绎不绝。生蚝等贝类、各地大闸蟹等水产品被整匣整匣搬上零售的小货车。
“贝类有没有污染那就说不准了,但是大家还是来买。” 祥记水产的一位伙计说,“来广州吃海鲜”已成吸引外地游客的一块金字招牌。金沙港海鲜酒楼一位服务经理称,今年贝类菜品比去年同期并没有下降,“依然很旺”。消费者钱先生说,近日通过媒体已知晓广东近海多种海产品重金属超标;然而,外地的朋友来广州玩,点名要吃广州的海鲜,钱先生怕扫了朋友的兴致,就带朋友来吃海鲜。只是点菜时多点了大闸蟹,而象征性地点一些贝类。“面对污染,只能无奈,眼不见为净啦!”
《公报》显示
去年108万吨
污染物排入海
《2010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过去一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约54.9%,较清洁海域比例29.0%,轻度污染海域比例4.5%,中度污染海域比例3.1%,严重污染海域比例8.5%。
影响一:入海污染物影响近海生态
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榕江、深圳河、东江(北干流、南支流)、练江、漠阳江、黄冈河等主要入海河流携带入海的石油类、营养盐、重金属和砷等污染物约108.1万吨。实施监测的91个代表性排污口中有35个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超标率约38.5%。实施监测的11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中有9个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或“极差”状态。
影响二:沿海贝类重金属含量超标
广东全年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中,七成多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进入南中国海。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检测中心生态生物室教授级高工董燕红昨日向本报表示,近年已经注意到广东沿海重金属超标排放的情况,有关方面已经成立了重金属专项检测机制。但是深圳一海域从2009年以来的检测数据显示,水体中铜元素超标的情况不但没有遏制,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不过,陆源排放超标与养殖区水质情况是两码事。董燕红说,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海水养殖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其功能要求。不过,贝类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不能掉以轻心,如伶仃洋甲壳类、双壳类、鱼类和头足类都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铜、镉、铅等重金属。
影响三:中华白海豚非正常死亡增加
贝壳类受重金属污染影响,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则可能遭受灭顶之灾,以中华白海豚为例,由于珠江口沉积物中铜含量显著升高。中华白海豚死亡数量逐年增加,单单2009年,全年发现异常死亡22头,死亡数量创近年来新高。而2010年广东有16头中华白海豚死亡。
上一页123下一页